第三章 舌戰田楷(1 / 2)

田楷剛才那慷慨激昂,如演講之說的言論,若是趙天沒有來,那還真是天衣無縫之說。自古以來行兵打仗,隻要占盡天時地利人和便是穩操勝券。可有時候恰恰就相反。按照田楷之說,趙雲雖有些信服。可袁紹之人也並不是傻子。而曆史上的界橋之戰足以證明一切。

公孫瓚軍中雖是大量騎兵,又有天時之助。可量他田楷、公孫瓚這般千算萬算,可就沒有算出這個鞠義的先登營。先登營,乃是由八百多人所組成的弓弩手。他們所采用的弓弩皆是由鞠義獨家打造,其秘方無人知曉。而鞠義所打造出的弓弩要比普通弓弩巨大一倍之多,威力也比普通弓弩要巨大很多。

而萬物相生相克,騎兵雖克製步兵,可這騎兵也有相克之人。而相克之人便是弓箭手,騎兵雖勇,可也要靠這衝鋒前來。而界橋一戰,公孫瓚就是輸在了鞠義的先登營之上。不僅被折殺了大將嚴綱,就連自己一手栽培,號稱天下第一騎兵的白馬義從也是幾乎全軍覆沒。所帶人馬會幽州之時,不足萬人。去時威風淩淩,會時隻剩下一路殘兵敗將,精銳之師早已拚殺在了界橋。

趙雲對田楷之說,不禁笑了一笑。中軍帥帳此時,隻有田楷一人之言,無它音。趙雲這麼一笑很快就引起了田楷與公孫瓚的注意。

公孫瓚看著趙雲發笑,有些不解,問道:“子龍為何發笑?”

趙雲見公孫瓚問了,道:“我實在是笑田楷無知,故發笑。”

聽趙雲這麼一說,田楷的麵子頓時全無。平時他在公孫瓚軍中有著僅次於公孫瓚的地位,如今卻不知哪來的小將給這麼一說,頗有些憤怒道:“不知子龍將軍,為何詆毀田某,莫不是與田某過不去。”

看著田楷一麵的憤怒之情,趙雲倒是不以為然。田楷那就是把公孫瓚往死人堆子裏推。相反卻顯得大義淩然。“敢問,袁紹軍中可有何人?”趙雲問道。

之前田楷也沒有做太多準備,甚至消息還沒打探好就前來了。自然對此事無知。一時說不出話來。

“先是大將,便有顏良文醜二人,問之天下除了溫侯呂布外,有誰人敢與之一戰。除此之外,還有素有河北四庭柱之一張頜,之二高覽,問其我軍中何人能與之一戰?其次,袁紹帳下謀士僅是鬼才之人,沮授、田豐、許攸、郭圖、逢紀、審配。何人能不稱之為鬼才?”

田楷寒暄道:“你這分明就是以為我軍此戰必敗。袁紹軍中雖有眾多良將謀士,可我軍中又少之?”

“多之少之,日後自有分曉,聰之愚之,日後自有定奪。”

“敢為在座各位,有誰與顏良文醜一戰過?”趙雲問道。

而此時,滿座皆無一人敢言。整個天下誰人不知顏良文醜之勇,除了現在呆在洛陽認賊為父的溫侯呂布外,無一人敢於一戰。敢戰的,也無幾人能回。對於這點,公孫瓚也是自愧不如,袁紹之良將。

麵對無人出言的場景,田楷倒是振振有詞道:“行兵打仗靠的是天時地利人和,不是單單隻靠武將之力才能挽回。”

“何不能挽回,楚霸王項羽破釜沉舟之事,不是他一人挽回了整個戰局?”

看著兩人的爭吵,坐上的公孫瓚終於動了“子龍,你到底想說何,就直說吧!”

“主公,今日我想說,我並不是純一要和田楷爭辯。如今,我大軍一致界橋,袁紹兵少也敢於迎戰,就足以說明,他有必勝的把握。如果我是袁紹,我在毫無把握的情況下,我寧願舍棄冀州也要先保全自己,好便之後能夠東山再起。眼下袁紹敢於以少敵多,定是不懼我軍。我軍之士勇猛,天下盡知。可我軍勇猛再於騎兵,而不在於步兵。恰好袁紹之人乃是步兵眾多,我騎兵雖可克製步兵。但請主公不要淡忘了,步兵放下弓箭是步兵,拿上弓箭就是弓箭手。而騎兵被弓箭手所克製,主公應當知曉。”趙雲在公孫瓚的疑問聲中,做出了一係列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