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軍中議事(1 / 2)

“趙將軍,我看你這般模樣,到底是否與我去主公之處?”士卒問道。看著趙天這般模樣,士卒也不知,是帶著趙天去見主公,還是不去。

突然間,趙雲握了握拳頭,感覺就那麼一瞬間,力氣似乎有莫名其妙的全部回來了。而且伴隨的還是一股不知名的力量,總之趙天似乎覺得,自己要比以前厲害很多。腦海裏還時不時的會顯出一些情景。但這些情景之人根本就沒有經曆過,從茫茫的記憶之海中,趙天驚訝的發現。自己的名字竟然就是叫趙雲。而且絕對就是曆史上的常勝將軍、五虎將之一的常山趙子龍。因為在他腦子裏,很好的記憶著趙雲當初拜訪河北各路名師,以及拜師童淵的那一刻刻。

這對於趙雲來說,雖是有些興奮,但也就開始議事到了危機所在。

若是按照曆史上的進行下去,過不了多久公孫瓚就要點火自焚了。而趙雲馬上就要被劉備所挖走,成為自己手下的一員大將。

當然,跟著劉備也不是沒有好處,至少後半輩子可以保證趙雲是安度晚年的,並非戰死沙場。但是也就是因為如此,趙雲晚年才是不聲不響的就這麼走了。劉備建國之後,趙雲便就很少出征。以前的五虎將之人,人人都有親信,手中都握有兵馬大權。隻有趙雲一人,廉潔。若是在太平天下,趙雲此廉潔之風,必定是一軍將帥之才。可偏偏就生在了這人命如草的亂世之中。每次趙雲得賞必定非給屬下,絲毫未去。而正因如此,趙雲晚年也就不景氣了。就連在朝廷之上,也並未有多大權力。這也到就最後趙雲也隻是安死在了蜀國。

之後之事,便就是蜀國君主劉備之子劉禪掌權,最後撈的個,各路英雄為他劉家打平的江山,一夜之間頃刻覆滅。原本鄧艾之率領幾萬人馬,突襲成都。此時因薑維出征,大部分人馬一出,可成都守軍依舊有十萬之眾。即使打不過,城中之糧也可抵禦一年半載,絕對能撐到薑維揮師救援之日。可劉禪卻被此嚇破了膽,硬是不過滿朝大臣所勸,出城投降。最後還出了個樂不思蜀,光是聽著這個詞,趙雲就不想跟著劉備了。

或許劉備乃是漢室宗親,光複漢室本是理所當然之事。可有時所舉,卻並非君子之風。趙雲前期,被劉備給挖走去了徐州,劉備就開始挖趙雲了。而現在劉備無一兵一卒,兵馬全靠公孫瓚救濟。就連救濟之兵也是公孫瓚人馬,私底下卻挖公孫瓚大將。曆史上對於劉備可能是一個正派人物,但既然現在趙天來了。他就不會隻幹於寄人籬下..........

“那就有勞這位帶我去會見主公了。”趙雲答道。

“那就請。”士卒隨即轉過身去,帶著趙雲往中軍帥帳的方向走去。

一路上趙雲也開始謀劃起來了,現在自己手中應該還有一些兵馬,想要逃也不是不可能,就是以後背個罵名就說不定。在這個時代,名聲就代表著一切。袁紹之所以能由西元八校尉迅速的發展成為,四州之主,百萬雄師之帥。無疑靠的就是一個名聲。他自小就是四世三公之家,名聲之大也是為自己今後的實力所打基礎。

而最次的劉備,也有著漢室之血脈,而漢室本就是正統,這也是之後劉備為何能建立蜀國其中不可磨滅的元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