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季流的看法中,一個人的成功絕不是偶然,必有其過人之處,即便是他借用了別人的權力,那他也有其成功之道,這便是季流對中常侍趙忠的看法。
中平三年二月,荊州境內紛亂又起,江夏逃亡士兵推舉趙慈起事,一時間周圍望風景從,荊州北部局勢動蕩不安。三月,趙慈勢力迅速發展,他率領三千亂軍攻擊南陽,南陽太守秦頡率領部下士兵抵抗,士兵潰敗,秦頡在戰亂中被亂軍所殺,舉國皆驚。
四月,接到朝廷命令的車騎將軍趙忠開始了他的第一次軍事行動,兩萬大軍迅速從原駐防地澠池出發,星夜向荊州進發。五月,部隊進入荊州,亂軍其勢已衰,在荊州刺史王敏的配合下,大軍在章陵完成對亂軍的包圍,一舉全殲,季流奮勇當先斬殺趙慈於戰陣之中。七月,季流因斬殺趙慈有功被朝廷晉升為前軍司馬,成為軍中最年輕的司馬。
九月,車騎將軍中常侍趙忠被朝中清流黨人攻擊,被罷免車騎將軍一職。
一直到趙忠被罷離開,季流都與趙忠保持著一種奇怪的和諧關係,趙忠對他相當滿意,季流也能夠一個正常下級的心態來處理與這位中常侍大人的關係。在離開之前,趙忠再一次發揮了他無可替代的作用,他將季流從前軍司馬調任右軍司馬,由於右軍並無校尉,事實上右軍司馬就代行校尉權力,使得季流成為單獨執掌一支部隊的將領。
在臨別之際,趙忠拍著季流的肩膀親熱的告訴他,有什麼問題可以直接讓人帶信到洛陽宮中來找他,趙忠熱情的招撫讓季流一時間覺得有點受寵若驚,但他也知道依自己的力量根本不值一提,所以便爽快的答應了中常侍大人的招撫,表示願意為中常侍大人效命,當然這一切都在並無第二人知曉的情況下進行的。
由於趙忠的卸任,這支鎮壓了荊州趙慈亂軍起義的部隊重新回到了河南境內駐紮,這一次他們沒有回到澠池,而是就駐防在偃師。群龍無首的部隊顯得有些散漫,部隊軍紀每況愈下,以軍官為首的士兵們四處騷擾地方,惹得地方士紳不斷狀告至河南尹衙門。但卻起不到任何效果,河南尹何苗也屢屢上書朝廷要求將這支部隊調離河南境內,但一直沒有得到朝廷的答複。
在這幾個月裏,季流所屬的右軍卻在季流的鐵腕高壓下顯示出了與其他幾部軍隊不同的風紀。在連續幾次夜間清查宿營情況後,幾名夜不歸宿的士兵人頭高高懸掛在了右軍的營門口,而每日高強度的訓練也讓士兵們根本沒有更多的精力去想其他。
在這期間,季流終於能有機會與遠在桐柏山中的華大哥聯係上了。一切都在按照計劃進行,不斷積累的山寨力量人數已經達到了五百餘人,在謹慎的華大哥的管理下,周邊的遲鈍的官軍還未意識到在這大山中居然還隱藏著這樣一支黃巾亂軍。
時間就這樣一天天過去,在寒冷的北風中迎來了中平四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