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子張靖,字鵬舉,實乃豫州陳郡人氏,老丈稱小子鵬舉便是。”
“張靖張鵬舉,靖天下,鵬舉萬裏,想必小壯士是心懷壯誌之人。”
“小子不過一十三歲,哪裏談得上什麼壯誌。老丈莫要笑話了。”
“有誌不在年高,吾觀鵬舉非池中之人,日後定有作為。”
張靖知道老漢是在試探自己,古人都好這口:“聽老丈口音恐不是此地之人吧?”
“鵬舉有心了。老夫秦衛,祖上關中人氏,因避戰亂遷於此地數世矣。忙時耕種,閑時行獵,不問世事,倒也習慣了。”
說話間,外麵傳來聲響,一個渾厚的聲音:“哈哈,大哥,聽說來了貴客,小弟也來湊湊熱鬧。”
“此我二弟也”秦衛起身相迎,張靖跟著出來。
院外走進一人,好一條壯漢。四十多歲,身高九尺,環眼圓目,煞是威風。鐵雷秦用三人站在一起,頗為雄壯。
中年男子走到張靖麵前打量一番:“好一個少年郎,端的是好相貌。”
秦衛互為介紹:“此乃我二弟鐵梁,當年兩家祖上一同遷於此地,數百年來早已親如一家。二弟,此乃豫州陳郡張靖張鵬舉,年方十三,藝滿下山,少年英雄矣。”
鐵梁打過招呼,也不進屋,先來到小黑身邊,伸手撫摸。不知怎的,小黑並未反抗。鐵梁單手放在小黑背上,用力一按,見小黑紋絲不動,不由大喜“果然好馬。”
又來到門前,拿起霸王槍,掂量一番,順手抖出幾個槍花,遊如行龍:“果然好槍。”
微不可查的對著秦衛點了點頭,張靖把一切看在眼裏,雖心中有疑,也未挑明。
幾人進屋落坐,此時酒菜已經擺上。山珍野味,兩壇老酒,雖不是精燒細炒,也惹得張靖口水直流。十二年沒食人間煙火了,個中滋味可想而知。
秦衛招呼張靖飲酒用菜,張靖也不客氣,大吃海喝,惹得幾人哈哈大笑。
張靖小臉泛紅,手卻不停。推杯換盞,觥籌交錯,相談甚歡。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幾人閑聊。張靖方知秦鐵兩家本是關中人氏,幾百年前先祖移居此地定居。種田打獵,偶而做些皮毛生意,兩家相扶相持,世世代代不分彼此。秦衛三子,長子秦文,次子秦武,三子秦用。鐵梁二女業已出嫁,二子鐵勇鐵雷。秦文秦武與鐵勇前些日子外出尚未回來,家中隻餘秦用鐵雷。此寨三十二戶,一百多口皆是秦鐵兩家同脈。因地處邊陲,常有零散胡人來犯,人人習武,用以自保。若遇大規模的侵犯,便攜家帶小入山躲藏。幾百年來皆是如此。
秦用鐵雷同歲,年方十八,秦用大一天為兄,善使一條青銅棍,重一百零八斤;鐵雷小一天為弟,善使一條镔鐵棍,重一百零七斤。其實論力氣秦用不如鐵雷,但比鐵雷有心計,鐵雷怕他,不得不把镔鐵棍磨去了斤兩。二人自小習武打獵,形影不離,秦用穩重,鐵雷勇猛,兩人配合默契,相得益彰。
聽鐵雷說起二人比武奪馬之事,秦衛暗自點頭,與鐵梁相似一笑。指著秦用鐵雷道:“鵬舉啊,你觀此二子如何?”
“果然是虎狼之士,若征戰沙場,必是蓋世猛將。”張靖絲毫不覺誇張,對自己的功夫還是相當自信的。搜腸刮肚,記憶裏漢末沒有這倆猛人啊。如此功夫若是出世不可能不留下名聲,除非是沒有參於群雄逐鹿。深山藏高人,草莽出英雄啊。
“此二子尚未取字,鵬舉願賜否?”
求字,想必是在考較自己,張靖略一思量:“我觀秦用大哥舉止穩重,有大將之風,便叫元慶如何。鐵雷雖性子衝動,卻也不失豪爽之氣,便字元霸可好?”
“秦用秦元慶,鐵雷鐵元霸,好,好,好,鵬舉果然高才。秦用鐵雷,還不謝過主人賜字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