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同樣是因為漢中殘破,短時間內,根本就不可能在漢中大量駐軍,萬一曹軍真的不顧一切來個大軍突襲的話,依著當時劉備軍在漢中薄弱的駐軍未必能夠抵擋得住,到時候折損了小將魏延也就罷了,要是折損了張飛的話,還不把劉備疼死!
再次,則是張飛並不擅長民事,漢中百廢待興,其太守最好是軍政都擅長才最好,再加上當時的劉備軍甚至都無力奪取武都、陰平等原因,最後劉備才命令魏延充當漢中太守,而令張飛帶領大軍駐守閬中,守衛魏延軍的後方。
但是此時已是彼一時,如今的漢中雖然被曹軍破壞了不少,但是經過隴右移民的補充以及山民、異族的歸附,人口總數仍舊達到了七十餘萬,隻是說如今的人口比例青壯偏少而已,這樣的人口基數在戰亂頻仍人口大規模減少的漢末三國時期無疑是一塊足以令任何勢力心動的肥肉,劉備自然沒有理由不好好經營。而這麼一塊富庶而又需要重兵把守的地方,劉備也隻能夠選擇一個絕對的親信來治理。
雖然說張飛有著種種缺點,但是如此重任卻真的隻能夠交給他,尤其是在張苞這個劉備很是欣賞而又能夠勸說得了張飛的人作為張飛輔助的情況下,劉備沒有理由不放心。當然軍事上劉備是放心了,但是政事上卻不能夠全部交給張飛,這個時候給張飛幾個強力的輔助就顯得十分重要了。
為了保證漢中這個大郡也是要地的政務能夠高效的進行,受到諸葛亮大家稱讚的蔣琬成了郡丞,而年紀雖然不小但是終於得到嶄露頭角的機會的鄧芝則成了郡都尉,降將閻圃成為了軍長史,張飛原來的功曹馬齊則成了軍功曹史,至於其他的屬官,劉備和張飛也是盡皆挑選了精明能幹之人擔任。
不過,雖然說這些都隻是郡一級的官員,品秩並不算高,但是考慮到漢中的人口、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張飛都督三郡的實權,蔣琬這些人自然也就水漲船高。
郡內的官員雖然是大換血,但是將領方麵倒是沒有太大的改變,畢竟從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兩個係統的人了。作為從跟隨張飛入蜀後就大放光彩立下不少功勞的張苞這次到也沒有怎麼升官,畢竟張苞如今真的是太年輕,而且張飛有得了那麼大的一塊蛋糕,在這種情況下也不好再次給張苞升官,但是張苞的實權卻有了很大的增加,本身直屬的部隊已經達到了八千人,而且還被任命為張飛的參軍,成為張飛軍團實際上的二號人物。
除了關羽、張飛這兩個跟了劉備最久也是劉備最死忠的人不出意料的成為了劉備麾下最有實權的兩個人物外,其他文武百官有多有封賞,哪怕是官職沒有提高,但是賞賜卻少不了。趙雲、陳到這兩個保鏢頭子麾下的士兵自然是增長了不少,許靖之類有名無實的人也混了個太傅當當。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諸葛亮的官職問題,雖然諸葛亮仍舊還是軍師將軍,但是作為劉備手下最受器重的內政人才,諸葛亮的權力自然獲得了不小的提升。畢竟,有些時候看問題不能隻看表麵,實權比起官職的漂亮來要重要得多,就是想馬超地位尊崇,但是不受劉備信任那也是白搭。
總起來說,雖然這些人的官職與人們的預想多少有些出入,但還是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真正令人驚訝的是魏延的官職,劉備給予魏延的官職是鎮遠將軍令涼州刺史,並給予魏延假節的權力,雖然說這是為了方便魏延在涼州行事,但是官職卻實在是不低。不過,一想到魏延的處境險惡,倒也就沒有人多說什麼了。
一場轟轟烈烈但是劉備集團的大部分人都十分高興的封王儀式終於在建安二十年的最後一個月裏落下了帷幕,飄然而至的洞穴也未能夠打擾到漢中郡官兵的喜悅,得到賞賜升官發財的人賣力的歌頌者劉備的仁慈乃至劉備的承天景命,在劉備打開府庫與民同樂三天後,這種氣氛更是達到了高潮。
而與劉備一方的喜氣洋洋相對比,坐鎮許昌而不敢在西部相對空虛以及內部的忠於漢室的勢力蠢蠢欲動的情況下返回鄴城的曹操已經氣得摔壞了數個杯子。
“織履小兒,汝欺我太甚!”大怒之下的曹操捂著頭又摔壞了一個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