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5章 劉玄德晉位漢中王(下)(1 / 2)

一、遲來的感謝:感謝上個月的第一粉絲與第一票王Z0002與第一評論員狼武士。

二、關於官職品級問題,小蛇被搞的有些頭痛,這一時期的官職本來就有不小的變動,網上的很多所謂的這一時期的職官表又有很多錯誤,消失最近很忙又沒時間沒精力去整理,所以隻能夠將就著寫了,如果各位書友有什麼比較準確的職官表的話還請留言或者是發到群裏,謝謝。

三、做個承諾也算是給自己點兒壓力與動力吧,要是收藏達到三千的話,就一周至少六更,怎麼樣?

——————————————————————————————

漢帝被曹操控製在手裏,劉備想要升官自然隻能夠靠自領,靠自己給自己升官,隻是自己給自己升官難免會給人一種擁有不臣之心的感覺,在原來的曆史上,劉備是在曹操這個異姓權臣成為魏王之後好久才成為漢中王的,那個時候所有不滿的火力已經被曹操吸引,劉備這個漢室宗親再晉位漢中王反倒顯得名正言順。

如今曹操雖然已經成了魏公,但是畢竟還沒有封王,作為第一個封王的人,劉備集團所麵臨的輿論壓力畢竟要大一些,隻是這些壓力因為有曹操在漢帝那邊吸引著火力,而且此時又是一個講究強力的時代,因而相對於晉位漢中王的好處,這些輿論壓力等負麵影響就要小得多了。

晉位漢中王之後,劉備不僅可以名正言順的組建自己的幕府,而且手下的那麼多的將領文成有都獲得了晉升的機會,避免了馬超以及一些巴蜀降將相對於劉備舊將而言職位過高的尷尬,同時哪怕是劉備這個團體的政治口號是“興複漢室”,但是那麼多的謀臣武將更多的還不是為了留名青史建功立業升官發財麼!要是一直都是芝麻綠豆大小的官兒,還不鬱悶死!

同時由於劉備地盤的迅速擴大,再加上更多的是受地形影響,交通不便,有多麵與敵軍接壤或者反叛不斷,這就迫使劉備必須要在漢中——武都一線、荊州、南中等地設立權力較大的軍團來抵禦敵人維護穩定,而在這種情況下,至少這三地的長官在權力上肯定要遠大於郡守,甚至比起州牧來也差不了多少,如此一來,劉備原來的左將軍、益州牧的官職自然也顯得十分尷尬。

上麵這些好處還主要是從官職方麵來講的,而除開官職因素,“漢中王”這個大漢開國皇帝劉邦曾經擔任過的職位的意義可想而知,稍稍有點兒頭腦的人都能看出劉備有振興大漢之誌,更重要的是如今劉備兵強馬壯,又攜帶大敗曹操的威勢,更能夠讓人看到他重現漢光武帝事業的希望,如此一來不僅有利於團結己方的軍心士氣,對於其他心向大漢或者渴望建功立業的人而言,也有著異常的吸引力!

正是有了這麼多的好處,再加上劉備漂泊了大半輩子,也實在想當個王位過過癮,他手下的文臣武將也巴不得劉備趕快繼位,這才有了劉備晉位漢中王之事,甚至如果不是因為安撫漢中民眾、製作冠冕依仗等耽誤了不少時間,甫一打敗曹操的時候劉備就要晉位漢中王了!

因為這個時空的黃忠沒能夠斬了夏侯淵,自然無緣後將軍的職位,因而後將軍的職位就落到了在南鄭表現極其優秀,守衛南鄭的第一功臣黃權身上。黃權這個人可以說是文武雙全了,隻是文比不過諸葛亮、法正,武比不過關羽、張飛而已。但是黃權總歸是巴蜀的一流人物,既能夠利用他的才華,也能夠一定程度上麻痹益州豪族,也算是個不錯的選擇了。

當然出於帝王之術的必要也是出於對益州士卒的不信任,哪怕是劉備對於黃權比較信任,但是也不可能給黃權太多真正意義上的軍權,事實上,劉備還是把黃權當做一個謀士多餘一員大將,在如今劉備軍團中黃權的軍權也就是跟馬超不相伯仲,而馬超……

如今劉備手下真正的實權人物還是關羽與張飛。關羽與原來的曆史相同,都是前將軍、假節鉞,都督荊州事替劉備鎮守荊州。這可是一個實打實的實權職位,手下有數萬大軍,尤其是假節鉞這個權限被劉備毫不吝嗇的賜給了關羽,從某種程度上說,關羽已經算的上是荊州的土皇帝了。

至於張飛,就算是在原來的曆史上也掌握著一支獨立的軍團,在這個時空自然更受重用,不僅是右將軍,而且還如願以償的成為了漢中太守,假節,都督漢中、武都、陰平三郡的軍政!

在原來的曆史上,劉備之所以不讓張飛做漢中太守,是有多方麵的原因的。首先是張飛的性格問題,張飛並不愛護士卒,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造成叛亂之類的隱患,這對於當時已經精疲力盡又隻是得到一個空殼子漢中的劉備軍而言,無疑是極其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