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1章 勝利的曙光(三)(1 / 2)

忽然發現有個三國之龍套吧的說……還有十二個會員,嘛,話說兩個群還都有十來個人呢……

——————————————————————

大軍一旦被纏上,想要再擺脫無疑就十分麻煩了。曹操與他的手下固然都通曉軍事,但是劉備和他的手下也不是弱智,因而雙方又這麼糾纏了四天,曹軍主力才得以擺脫蜀軍。而曹軍擺脫蜀軍主力的原因也不是因為曹軍的指揮多麼有水平,而是因為興勢山擋住了蜀軍主力追擊的道路。

興勢山既然能夠成為另一個時空中王平的屏障,自然也能夠成為這個時空裏曹軍的助力,曹操一早就發現了興勢山的價值,撤軍的一大準備就在在興勢山布防,唯一的問題就是讓誰來守衛興勢山,阻擋蜀軍。

這是一個死地,因為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興勢山雖然易守難攻,但是留在此地的曹軍卻一來缺糧二來缺水三來根本就不可能有援兵,一旦被蜀軍繞到後方,就隻有死路一條,而就算是沒有蜀軍繞到後方,這一部分曹軍在蜀軍的逼迫下也難以撤退,最終的下場可想而知。

所以,在曹軍定下這一方略的時候,謀士們自然是不會擔心自己被拋下,但是大帳內的將領齊齊失聲,顯然都不想留在這個死地。畢竟忠心是一回事兒,必死又是另外一回事兒了,當年官渡之戰的時候,曹操手下跟袁紹眉來眼去的一大片,這種危難時刻,有必死覺悟的人自然也不會太多。

不過曹操集團這個經曆過大風大浪的團體,比起曹爽大失人望之後被司馬懿奪權弄死的時候還是要有太多忠臣的,因而短暫的冷場之後便有兩員大將站了出來。

“屬下願意留下來阻擊劉備軍,必不讓劉備軍越過興勢山一步!”徐晃與夏侯尚同時出列,態度決然的說道。

曹操手下雖然擁有眾多一流的武將,但是此時跟在曹操身邊的最出色的將領卻非徐晃莫屬,而徐晃又把曹操當做了可以付出自己的忠誠的明君,因而在這種時候當然隻能夠挺身而出了。

至於夏侯尚,雖然無論是年齡還是資曆都無法與徐晃相比,但是本身的才能卻也不差,與早死的曹真一樣,是曹操極為看重的後輩,也是曹操為他的兒子培養的肱骨之臣之一。隻可惜曹操最看重的曹真竟然慘死在武都,這對於曹操而言絕對是一個極大的損失,但是對於夏侯尚而言,卻未嚐不是一件好事,畢竟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他與曹真還是競爭對手!

當然,此時的夏侯尚肯定不會跟已死的曹真有什麼齷齪,事實上,在此之前夏侯尚與曹真的關係還極為不錯的。這不僅僅是因為曹氏與夏侯氏的親緣關係,還因為夏侯尚的正妻正是曹真的親妹妹,而且他還為夏侯尚生了他的長子也是嫡長子夏侯玄以及長女夏侯徽,種種關係加起來,夏侯尚對於曹真的死實際上是極為痛心的。

作為曹操的親族,平時也十分有傲氣,本身又年輕充滿豪情無所畏懼,見眾人沒有敢出麵的,夏侯尚便一臉怒色的站出來,卻沒有想到與徐晃撞了車。

對於徐晃,夏侯尚的印象還不錯,隻是徐晃常年領兵以至於二人鮮有見麵的機會,而且徐晃本身又不結黨,與所有將領的關係都比較平淡,而夏侯尚也不可能拉下臉來犯忌諱的去較好一個外姓臣子,所以夏侯尚與徐晃的關係根本就不密切。但是雖然二人的關係一般,但是這卻並不妨礙夏侯尚對於徐晃能力的肯定。

不過肯定歸肯定,這個時候夏侯尚顯然不能夠退讓,否則丟的可就不僅僅是麵子。而徐晃也顯然沒有料到夏侯尚竟然會出馬,心裏倒也是一奇,但是臉上卻沒有任何表現,而與夏侯尚一樣,已經不可能退卻的徐晃隻能夠不動如山的站在那裏,靜等著曹操做出最後的裁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