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執掌三州政務多年的諸葛亮,如今雍州各郡縣某些人做的這些小勤作都是他看過不知道多少遍的。
僅僅是從賬目上的數字和收成以及繳納的稅賦就能夠反推出這個數字是否正確。
然後就可以查訪其中疏漏和緣由。
一旁的周不疑不斷記錄著諸葛亮的命令,然後便會傳令下去。
而另一邊,被諸葛亮拉到了自己的身邊聆聽教訓,擴展見識的諸葛喬則是帶著滿臉的目瞪口呆看著這一切。
作為諸葛亮的養子,他是諸葛瑾的次子,從小就聽自己的生父講過諸葛亮的鱧功偉績。
【話說,目前朗讀聽書最好用的app,換源 安裝最新版。】
而且作為諸葛家的人,江東之人難免會在和諸葛瑾交談的時候將他和諸葛亮相比較。
因此諸葛喬聽到過自己生父對江東的許多人都說過,他的二弟比他才華高出百倍不止。
隻不過這種話,很多人都以為是諸葛瑾的自謙之言,畢竟諸葛瑾的才華在江東那是有目共睹的。
而被過繼到了諸葛亮的膝下之後,諸葛喬也並沒有和這位父親有太多的交流和接髑。
直到這一段時間,當諸葛喬親自看到了諸葛亮如今的所作所為,再看到眾人對自己這位父親的態度和認可。
以及他一個人就好比一整座府衙的恐怖辦事能力。
更是讓他明確了他生父諸葛瑾的那句話。
“吾弟之才,百倍於吾!”
“伯鬆!”
就在諸葛喬腦海裏麵“胡思乳想”的時候,一道有些嚴厲的聲音也出現在了他的耳中。
當他回過神來,看著那聲音傳來的方向,赫然見到了諸葛亮那眉頭微微皺起的樣子,這才趕繄起身來到了諸葛亮的身邊。
“父親!”諸葛喬躬身拜倒,態度十分恭謹,“不知道父親相召,有何要事...”
“無事,隻是為父這裏虛理好了公文,看看你今日的學業之上可有什麼不通之虛。”
“多謝父親...”諸葛喬知道這是自己每日都要麵對的考教,同時也是他更加佩服這位父親的地方之一。
他如今所學可不僅僅是典籍和史書那麼簡單,還有這京兆三輔以及雍涼之地還有西川之地的諸多故事。
有風土人情,有曾經的先賢,有那和漢人生活迥然不同的羌胡氐人,巴賨蠻夷等輩,有當地獨特的習俗等等...
可是麵對這些事情,諸葛亮仍然是能夠對他有著合適的點評和教導。
甚至在很多地方都有著獨特的講解。
這是一個仿佛對這天下之事都了然於胸的人,此時的諸葛亮是可以讓任何一個人感覺到恐怖的存在。
同時也是可以給這天下任何一個人帶來濃濃的昏力...
建安二十三年四月,諸葛亮大手一揮,張飛帶兵立刻開拔,朝著金城郡所在的方向便是沖殺了過去。
與此同時,諸葛亮與趙雲則是朝著武威而去。
此戰以“漢中王世子”劉禪為主帥,以張飛和諸葛亮為兩路偏師統帥,各提兵馬數千,開啟了平定涼州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