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徐庶石韜(2 / 3)

呂布聽了,仔細想了想,問道:“若是換成布,則必然會選擇這個辦法。那麼,這第二個辦法又將該如何呢?”

李儒微微一笑道:“溫侯所言甚是,這第一個辦法雖然說有點冒險,但是若是能夠成功,則曹操可一戰而定兗州,我軍將再無法與之抗衡。這第二個辦法就是,分兵去去兗州其它郡縣,由於隻是受到張邈蠱惑,這些郡縣還沒有真正歸附呂布,若是曹操大軍一到,這些郡縣必會再次倒向曹操,如此以來,張邈便難成氣候,其若是被曹操消滅,濮陽城便成為一座孤城,兗州便與主公無緣也。”

呂布一聽,急忙問道:“以文俊來看,曹操會采用哪一種辦法?”

“以屬下來看,曹操定會采用第一種辦法”,李儒胸有成竹道,“隻是,曹操手下有郭嘉、荀彧、程立、荀攸四大謀士,他們則會選擇第二種辦法,而曹操也必然會聽從他們四人之言,實施第二種辦法。”

呂布不禁憂慮道:“如此以來,張邈豈非危矣,若是張邈兵敗,我等在兗州也再難有立足之地也,不知文俊可有良策?”

李儒哈哈一笑道:“主公莫要擔憂,我軍尚有一法寶為曹操所不知也。”

呂布奇道:“文俊之意是……”

“徐庶、石韜”,陳宮輕輕說出四字,“主公在路上得遇徐庶、石韜此大才,此事不為人所知,曹操更不知道,所以在對付陳留張邈的時候,必然會存下輕敵之心,若是主公讓徐庶或與石韜前去陳留輔助張邈,以此二人之智,必會大敗曹軍。如此以來,不但可以削弱曹操的實力,而且更可以打擊曹軍的士氣,兗南諸郡縣再不會產生附曹之心,如此以來,曹操將再無辦法,隻能強攻濮陽城。到時候,屬下自有妙計可將曹操一舉擒獲,主公恕屬下先賣個關子,此事謹防隔牆有耳,還是先不說出為好,主公旦請放心,兗州必然是主公囊中之物,曹操此次必死無疑也。”

漢靈帝中平末年(188年),徐庶一位朋友因與當地一家豪門惡霸結怨而被害得家破人亡,萬般無奈之際,隻好請少俠徐庶為其報仇雪恨。徐庶接受朋友的請求後,以白色堊泥塗抹麵孔,隻身闖入惡霸家中,一劍刺死了這個仗勢欺人、為害一方的惡徒。徐庶正要離去,不幸被聞訊趕來的大批官差包圍,因寡不敵眾,失手被擒,官府對徐庶進行了嚴酷審訊,徐庶出於江湖道義,始終不肯說出事情真象,其又怕因此株連母親,盡管受盡酷刑,也不肯說出自己的姓名身份。官府計窮,派人將徐庶綁在刑車的立柱上,擊鼓遊街,要老百姓來辯認他的身份,老百姓感於徐庶行俠仗義,為地方除去一霸,所以無人出麵指認。官府也無可奈何,後經徐庶的朋友上下打點,費盡周折,終於將其營救出獄。

這次事件,在徐庶思想上引起了極大的震動。他認識到僅靠自己的力量,不足以鏟除人間不平事,誅盡天下害人蟲。徐庶審時度勢,又見東漢王朝日趨腐朽,諸侯割據,烽煙四起,決心棄武從文,掌握一身治國用兵的本領,造福於天下蒼生,自此以後,徐庶告別武林諸友,摒棄刀槍劍戟,潛心讀書求學。初進學館時,同窗得知他曾以武犯禁,都不願與他來往,徐庶對此毫不介意,依然我行我素,孜孜不倦地投入學習。由於徐庶學習勤奮,天資聰穎,學習進步很快,加上他為人忠厚誠懇,豁達大度,很快就得到了老師和同學的諒解。在學館求學期間,與同郡的石韜(字廣元)誌趣相投,成為親密無間的好友。

十四路諸侯討伐董卓之後,諸侯割據,戰火四起,徐庶、石韜為避戰亂,準備舉家南遷到荊州地區。卻不想在路上遇到呂布東進大軍,被呂布手下士兵俘獲,李儒目光極其尖銳,一眼便看出此二人乃大才,勸呂布以國士待之。呂布從其言,將二人奉為上賓,請教於立足之策。徐庶與石韜也覺得呂布雖然曾經事董,後來卻能誅董以全大義,遂便拜呂布為主公。

呂布聽後大喜道:“布有文俊,實乃如魚得水也,真乃天讓文俊助我。”於是,便以李儒之計行事。

石韜正逢大病,在家中靜養,徐庶前去探望,不過在剛從石韜住處出來,便聽說曹操之事,於是便急忙來見呂布,正巧呂布帶著李儒前來石韜的住處。原來,呂布跟李儒來到徐庶的住處,撲了個空,得知徐庶前往石韜處探病,便又向石韜住處而來,三人在路上相遇,便折向去了徐庶的住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