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公孫禦心(2 / 3)

紀靈將那個信使打去休息,然後便將張勳喊了過來,這一次隨著紀靈出征的副將,除了張勳之外,還有程普、黃蓋和韓當三將,但是他們三人畢竟是孫堅的舊部,袁術對之並不太信任,是以在紀靈臨出前,叮囑其遇到事情多與張勳商議,不要輕易相信程普三人之計。

張勳聽了紀靈的講述之後,心中不由一動,暗道,主公手下大將之中,唯紀靈最受重用,便是因為此人頗有謀略,文武雙全,跟隨主公以來,從來沒有過敗仗,取豫州、占淮南,可謂全是其戰功也。如今這次取徐州,若是再讓紀靈立此大功,隻怕日後自己在主公跟前將永無出頭之日,此次徐州生變,陶商來降,正是自己建功立業之大好機會,須得好生把握才是。

想到這裏,張勳對紀靈道:“將軍,素聞陶謙二子皆不成器,一貪財,而好色,根據陶商信使之言,以陶應之性格,做出此事也不足為奇。而且,陶謙二子爭位,此事幾乎天下人盡知,眼下陶應身死,陶商自然以為徐州牧之位非他莫屬,卻不想橫空殺出一個劉備來,其氣不過而想依靠我軍將劉備逐出也是情理之中,以末將來看,此絕非是陶商詐降,更是我軍輕取彭城之機也。”

紀靈點了點頭道:“張將軍言之有理,陶商此降,非是詐降,隻是,靈卻擔心陶商暗中行動未必能瞞得過劉備。”

張勳心裏“咯噔”一下,暗道,對呀,劉備乃是一個極其厲害角色,陶商卻是一個無能之輩,眼下陶謙病重,陶應被殺,劉備豈能不防備陶商勾結外敵,圖謀徐州呢,或許陶商這封信也是在劉備的逼迫下而為之,或許剛才紀靈已經看破這一點,卻故意沒說破,想來是給自己一個麵子。於是,張勳再也不敢輕易表意見了,問道:“以將軍之見,該當如何?”

紀靈皺眉沉思一會兒,歎了口氣道:“主公將十萬大軍托付給你我二人,是以此事須得心行事,不可操之過急。新有戰報來到,曹軍大敗,夏侯惇重傷,曹洪被殺,七萬大軍損失殆盡,雖說是因為夏侯惇輕敵冒進,但也足以證明劉備之能也,而且,聽說為劉備出此計者,乃是劉備的義子周瑜,此人今年不過十八歲而已。”

這個戰報,紀靈也是剛剛收到,還沒有來得及給諸將,是以張勳不知道,聞言不覺大吃一驚,問道:“劉備如此厲害,且又占據彭城據守,城中大軍不下二十萬,而我軍隻有十萬,算上公孫瓚之大軍,也不過二十萬,與劉備兵力持平,此戰如何能有勝算?”

紀靈歎了口氣道:“不錯,曹軍退兵,劉備大軍入了彭城,此番徐州之爭我軍將無功而返也,靈昨夜已經書信一封,將此處戰況詳細彙報給主公,是進是退須得主公來定,是以,以靈之意,我軍暫且按兵不動,待到主公命令到達之後再行決斷,不過,在此期間,咱們須得設法派人進入彭城之中,一是查探情況,二是設法與陶商接上線,隻是,此事交與別人,靈實難放心。”

張勳聽明白了,紀靈的意思是在袁術的命令到達之前,讓自己混到彭城之中,與陶商接上線,畢竟此事關係到十萬將士生死,一著不慎,可能就會萬劫不複,所以紀靈才會讓自己到彭城指揮大局。

張勳雙拳一抱道:“將軍放心,末將必不辱使命。”

紀靈點了點頭道:“若是我軍真能裏應外合拿下彭城,靈自然會為將軍在主公跟前請功。”

張勳大喜,急忙再次拜謝,原來,張勳也是袁術手下老將,對紀靈知之甚深,知道他素不貪功,從來沒有將手下人的功勞搶來自己占有之,而且是言出必行,他說為張勳請功,那絕對是一定的。

卻說曹操兵敗的消息,也傳到了公孫瓚的耳中,他也是震驚不已。公孫瓚深知劉備的厲害,更知不是劉備的對手,但是如果讓他就此放棄,公孫瓚實難甘心,畢竟彭城一旦落入到劉備的手中,公孫瓚的地盤也就被限製在了廣陵郡和下邳郡兩處,當然,這還得是他服從劉備命令的情況下,否則的話,輕則被逐出徐州,重則可能就兵敗身亡。公孫瓚與劉備雖為同窗,但是他卻不敢保證劉備不會動他,畢竟劉備與袁氏兄弟、曹操曾經為京都四人幫,關係好得沒法說,後來,不也是為了地盤和利益而大打出手嘛,劉備既然能與他們三人翻臉,為何就不能與公孫瓚翻臉呢。

其弟公孫越道:“兄長,劉備勢大,先是占據幽州、青州與冀北之地,如今徐北之地也落入其手,咱們如何能與之爭鋒也,倒不如做一個順水人情,將徐北拱手讓給劉備,然後再謀他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