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一章 兗州危機(3 / 3)

荀攸的話說得不錯,而且曆史上的荀攸也是這樣做的,當曹操晚年逼死荀彧的時候,荀攸並沒有什麼反應,依然對曹操忠心耿耿,隻是暗中策劃了謀反曹操的事情,結果並沒有成功,被曹操所知,但是曹操因為對荀彧的愧疚,並沒有殺荀攸。

剛才曹操是見到夏侯惇的慘狀,聽到曹洪被殺的噩耗,一時失去了理智,心中隻想著複仇,如今聽了荀攸的進諫,腦子猶如被冷風一吹,清醒了許多。曹操明白目前的形勢如果強攻徐州,可能這十三萬大軍還會重蹈夏侯惇的覆轍,隻是曹操實在咽不下這口氣。

荀攸看出了曹操的心理,再次勸道:“主公,所謂君子報仇,十年未晚,主公不可憑一時之氣而做遺憾終生之事,使主公多年努力付之東流,讓劉備奸賊從此逍遙法外,那麼,夏侯將軍和子廉將軍之大仇豈非今生無望也,望主公三思而後行。”

曹操沉吟了片刻,抬頭對荀攸道:“操心智已亂,現該如何去做,還望先生教我。”

荀攸見曹操不見堅持回軍報仇,頗感欣慰,胸有成竹道:“如今徐州之事已不可為,主公當下令回師,練兵囤糧,廣招賢才。如今天下已經大亂,李郭二賊挾持天子,天下諸侯無人認可,必不能久。主公可結盟袁氏兄弟,共伐劉備,取青州之地,再謀徐州,南下揚州如此占三州之地,方可與劉備、袁氏並立。一旦有中原三足鼎立之勢,主公可連袁抗劉,如此則霸業可成。”

曹操大喜道:“公達真乃吾之子房先生也。”於是曹操便聽從荀攸的計策,回師鄄城。夏侯淵和曹仁雖然怒火未息,但是二人畢竟還是能分析出當前的形勢對兗州軍極為不利,就像荀攸說的那樣,此次若是真的去了徐州,無疑是自投羅網,於是也隻好強忍怨氣,隨曹操回師濮陽。

不料,大軍剛過任城,曹操便得到荀彧的告急書信。曹操打開一看,大吃一驚,不由說道:“若是兗州有失,我等便是真的無家可歸,多虧公達勸諫,否則我軍即便拿下徐州,兗州也必然已經落入呂布之手中也。”

原來,信中說呂布率軍三萬襲破兗州,進據濮陽,東郡諸地基本已經陷落,隻有鄄城、東阿、範縣三處,被荀彧、程立設計死守得全,曹純將軍與呂布屢戰,皆不能取勝,特此告急,希望曹操能早日回師。

夏侯淵和曹仁看過書信後,對視一眼,齊齊來到荀攸跟前,深鞠一躬,歎服道:“若非先生及時相勸,恐怕我等將無處容身,更會使得主公喪失兗州基業,何言日後複仇,當日吾兄弟二人對先生無禮之極,還請先生不要怪罪,受吾二人一拜。”說完,兩人齊向荀攸鞠躬。

荀攸連忙側身閃開,口中道:“二位將軍不必如此,當日荀攸隻是就事論事,因為當時不宜再次進軍而直言相諫主公罷了,攸也不知兗州會有戰事發生。”兩人見荀攸不肯受禮,隻得作罷。

卻說曹操回軍,曹純接著,言及呂布勢大,更有李儒為之謀,東郡諸地相繼已失,隻有鄄城、東阿、範縣三處,全仗荀彧、程立二人設計相連,死守城郭,方保不失。曹操不以為然道:“吾料呂布乃是有勇無謀之輩,實不足慮也,何況呂布兵力不足,隻在北部活動,兗州南部尚在吾之掌握之中,而孟卓處還有數萬大軍也可牽製呂布。”於是曹操先命令將士先安營下寨,再作商議。

就在這個時候,忽然探馬來報,說是陳留太守張邈起兵抗曹,打得便是兗州牧呂的旗號,而且在張邈的號召下,兗州南部數郡全部響應。曹操聽到這個消息,不禁大驚失色:“呂布突襲兗州尚能理解,然孟卓何以棄吾而去也。”曹操全然忘了自己早就嫌張邈是個眼中疔肉中刺,更是早想將其除之而後快。

荀彧道:“主公,如此形勢對我軍極為不利,張邈在陳留經營多年,素得民心,而且和兗州其它郡縣多有聯係,更以張邈為首,而且,這次張邈投靠的是呂布,呂布勇猛無敵,加之李儒素以多智有名,實乃勁敵也。如今,我軍隻有快速攻下濮陽,奪得城內糧草以為後援,方有可能轉敗為勝之機也。”

荀彧的話說得不錯,鄄城雖是兗州的治所,卻不是糧草基地,濮陽城卻囤放了大量的糧草,隻要能夠攻下濮陽,曹操才能有轉敗為勝的可能。否則,這十數萬大軍,每日耗糧甚巨,不等呂布來攻,就已經因為糧草不濟潰不成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