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心頭因馬氏而生的怒氣這時才完全消除,大喜道:“果真如此乎?”
李儒含笑道:“小婿就算有一萬個膽子,也是不敢欺騙恩相的,恩相稍待,小婿這便將王允大人他們領進來。”說罷,李儒朝董卓深鞠一躬,倒退著出了門,出門之前,對呂布使了個眼色。
呂布道:“孩兒恭喜義父大人。”
董卓哈哈大笑道:“好好好,若是孤真的身登大寶,便封汝為大將軍,執掌天下兵馬。”董卓膝下還有三個兒子,長子早夭,現餘下兩個,是以這太子之位,無論如何也輪不到呂布。
呂布裝作一臉大喜道:“多謝義父,孩兒定然不負義父厚托,自會率軍將天下反對義父之人一一鏟除。”
董卓“嗯”了一聲,點了點頭道:“正是,為父一旦登基之後,那些關東諸侯定然會心中不服,說不定還會有起兵西進者,吾兒勇武,定要將之一一殲滅,否則,天下眾諸侯,絕難一一臣服也。”
這時,李儒再次回來了,身後果然跟著王允等人。
王允一邊走一邊高聲道:“太師,此乃皇上之退位詔,請太師過目。”說著,從袖中掏出一個奏折,雙手高舉,托過頭頂,身前的李儒輕輕用雙手接過,恭恭敬敬地送到董卓的手中。
董卓打開一看,果然是獻帝的退位詔,自然是什麼“朕之不賢,愧對先祖”,說董卓“文備武兼眾歸心”等等之類的話。董卓大喜之極,問道:“既然皇上如此謙遜,孤便卻之不恭也,王司徒,皇上既然下了退位詔,孤當如何?”
王允道:“太師當辭。”
“當辭?”董卓聞言,心中不悅道,“孤為何要推辭?”
王允一聽,知道董卓這個大老粗沒讀過什麼書,於是便耐心解釋道:“此乃規矩也,太師辭詔之後,皇上會再下詔,然後太師再次,如此三次,太師方可奉詔也。”
“噢,這麼麻煩,誰定的這規矩,真沒學問。”董卓聽了,這才緩了緩臉色,說道,“既然如此,王司徒,就煩勞汝待孤回一份辭詔吧。王司徒,汝代孤好好查一查,哪一天才是黃道吉日,孤要最近的,哈哈。”
王允答道:“後天便是黃道吉日,不過,有一件事情,微臣沒有請示太師,便私自做主,還請太師,哦不,還請皇上恕罪。”
董卓心情本來已是大好,又被王允喊了這麼一聲“皇上”,更是喜笑顏開,哈哈大笑道:“今日孤心情大悅,無論何事,孤絕不怪罪於汝便是,隻管說來。”心中卻是暗道,這王允倒也是個妙人,平素正經吧嘰的,沒想到也會拍馬屁。
王允依然是臉無表情道:“微臣私自做主,為皇上修建了一座禪讓台,明日即將完工。”
“啊”,董卓聽了之後,下巴差點掉下來,沒想到王允竟然連禪讓台也已經修好了,動作果真迅速,不過這是好事,董卓如何會怪罪於王允,當即哈哈大笑道,“此事當有功也,何過之有,子師真乃孤之鞏固之臣也。”
李儒道:“恩相,眼下萬事俱備,小婿這便派人加緊製作龍袍龍椅,不知恩相意下如何?”
董卓一捋胡須,嗬嗬笑道:“理當如此,理當如此。”
禪讓之事就此定下,百官與李儒、呂布等人自然各自去忙活了,董卓則是喜不自勝地回到了郿塢,他要將這個天大的喜事告訴他的母親,畢竟他一旦登基稱帝之後,其母便是皇太後之尊。董母隻有三個兒子,長子董擢,已死三十年,留下一子董璜,現跟著董卓混得有聲有色,次子就是董卓,膝下還有二子,老三叫董旻,也有一子名叫董越,爺倆現在也都跟著董卓。
董母今年已經九十多歲,耳朵早已經聾了,董卓說了三四遍,她才明白是怎麼回事,當即嚇得麵如土色,恐聲道:“桃兒,汝發燒乎,竟然說出如此胡話,小心遭受大禍,這幾日來,娘每晚皆做噩夢,更是多次夢到汝那亡父,此乃凶兆也。”桃兒是董卓的乳名,從董卓有了這個乳名之後,董母便是如此呼喊他,雖然董卓今年已經七十歲了,但是董母卻是一直沒有改口過。
這個乳名乃是董卓之父董君雅所起,當年董卓出生的那一夜,京師洛陽發生了大地震,山崩地裂,倒屋無數,就連皇宮的建章殿也被震毀一角,而且董府上空也有紅雲一閃而過,大家都說董卓來曆不凡,是天上星宿轉世,長大成*人定能出將入相,光宗耀祖。董君雅他起了個名字叫卓,意思為卓絕不群。起乳名的時候,董君雅正巧看到庭院中的桃樹,已有數朵紅白相間的花蕾綻開枝頭,因為桃子有多子之兆,又有避邪之功,是以就給董卓起了個桃兒的乳名。不過,自小到大,真正呼喊董卓乳名的,也隻有其母一個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