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袁術陰謀(3 / 3)

且說“孫堅”追進去之後,卻不見了呂公,正要上山,忽然聽得一聲鑼響,山上石子亂下,林中亂箭齊發。“孫堅”體中石、箭,腦漿迸流,人馬皆死於峴山之內。呂公率軍截住三十騎,全部殺死,然後便放起了連珠號炮。

城中劉表得到信號,大喜,連忙命令黃祖、張允、蔡瑁分頭引兵殺出,直殺入孫堅營寨,江東諸軍大亂。正在這時,忽然聞見一聲炮響,東南西北四方各有江東軍馬殺來,正是四員領軍大將正是孫堅、程普、黃蓋、韓當。

黃祖、張允、蔡瑁已經知道孫堅中箭身亡的消息,此刻又見孫堅率軍殺出,心中大恐,連忙下令撤軍,荊州軍慌忙敗退,孫堅正迎著黃祖,黃祖大驚,心無戰意,不到兩合,便被孫堅生擒。程普、黃蓋二人正遇呂公,程普縱馬向前,戰不到數合,一矛刺呂公於馬下,兩軍大戰,直殺到天明,方才各自收軍。

張允、蔡瑁領敗軍入城,蒯越聽說後大驚道:“孫文台怎麼能識破吾之計策,看來孫堅營中必有高人相助。”原來,劉備知道孫堅會有此一劫,在洛陽分別之時,便授以妙計,以假亂真,前麵被殺的乃是假孫堅。劉備之所以如此,便是因為孫堅死後,孫策勢孤,不得不投靠袁術,眼下因為他這個異數,天下格局與曆史上不同,一旦袁術得了孫策等人,必然實力大增,若能善加利用,一旦蕩平江東、徐州,隻怕袁術之隱患不在袁紹之下也。

孫堅擒了黃祖,回到軍營便將之斬首,將其首級高掛在轅門上,以振軍心,接著便揮動大軍繼續猛攻襄陽城。劉表大驚失色,急忙再次召集眾謀士商議放棄襄陽郡,南遷到江南之事。

蒯良勸道:“主公,襄陽城乃荊州治所,不可有失,一旦放棄,則荊州震動,若是孫堅乘勝追擊,則荊州其餘七郡之地亦會落入孫堅手中也。目前情況緊急,非良將不足以破孫堅,良以全家性命保舉一人,可破孫堅也。”

劉表大喜,急忙問道:“子柔如此推薦,必是當世良將,不知是何人?”

蒯良道:“江陵太守文聘文仲業。”

劉表當下便封文聘為征東將軍,率軍五萬援救襄陽。孫堅在東北方向布下重兵,卻沒想到劉表求救不向北,而是往南,一時不備,使得劉表的求救軍馬突圍而去。不過,孫堅認為荊州名謀良將皆在襄陽城內,劉備縱使求救,也絕無良將可派,於是也不多加理會,繼續領兵攻打襄陽城。

文聘得到劉表命令後,命令大軍集結,向東出發。手下將士不解其意,問道:“主公所在的襄陽城正在被孫堅日夜攻打,旦夕即可破城,然而將軍為何命令大軍向東開進,豈非置主公生死於不顧?”

文聘微微一笑道:“襄陽之戰,我軍雖然大敗,然而城內守軍尚有數萬,並有異度先生坐鎮指揮,而且襄陽城城高,易守難攻。孫堅攻勢雖猛,急切之間卻難攻下,吾料襄陽必然可以再堅守一月有餘,而我軍則可沿途大張旗鼓,兵發豫章。豫章乃是孫堅之根本,其手下將士多是豫章人,一旦豫章有失,那麼孫堅大軍不但兵無戰心,而且也將無處可去,孫堅若是知道我軍兵進豫章,必然撤兵回援,則襄陽之圍自解,此乃圍魏救趙之計也。”手下將士皆是拜服。

果然不出文聘所料,當探馬報告聘率軍五萬殺奔豫章,孫堅頓時大驚失色。

程普趁機勸道:“主公,如今文聘兵發豫章,實乃圍魏救趙之計,隻是明知此計,我軍確是不得不趕緊回師自保,否則豫章一旦落入文聘手中,不但我數萬大軍將無處可去,而且數萬將士家眷皆在豫章城內,大軍一日即散。”

程普說得很有道理,孫堅也擔心自己的家小落入文聘手中,便不得不命令大軍停止進攻,回軍豫章。不想,大軍行至武昌,又被文聘大軍伏擊,雖然孫堅拚死殺出重圍,卻是身受重傷,而且損軍萬五,加上前麵的數場大戰,孫堅出發之時的七萬大軍能夠回到豫章的隻有三分之一不到。

在痛惜出兵失利的同時,孫堅更是心歎荊州竟有文聘、蒯良這樣的人才,荊州有這兩人在,必然堅如磐石,今後再取荊州不知要付出多少代價,手下四將,皆是有勇無謀,無一人是領軍之才。

孫堅本就身受重傷,又心憂今後形勢,回到豫章不久後,傷勢越發嚴重,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就撒手人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