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兗州危機(3 / 3)

聽到噩耗之後,曹操心中大慟,隻覺一陣眩暈,從馬上摔下,不省人事。

眾人慌忙將曹操救醒,曹操醒來後,痛哭在地,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洪等將急忙上前齊勸曹操。曹操好不容易才停止了痛哭,忽然想到曹仁方才所說,張闓乃是奉了陶謙的命令,頓時咬牙切齒道:“陶謙這個老匹夫,竟然縱容士兵殺害我父,此仇不共戴天。吾要悉起大軍,洗蕩徐州,方能雪心頭之恨也。”

曹操匆匆趕回府中,在父親曹嵩靈前痛哭流涕,並誓一定要拿陶謙和張闓的級再來祭奠父親。當得知荀彧力勸劉夫人的那番話之後,曹操不禁感動,當即便向荀彧拱手拜謝道:“若非文若想得周全,隻怕操想從青州歸來也非易事,何談興兵報仇之事。”

荀彧急忙給還禮道:“主公何出此言,彧素感主公知遇之恩,一直未有報答之機,今能為主公盡力,乃彧之本分也,主公何來感謝之說。隻是,彧雖然知主公因為生父被殺,心中悲痛,然有些話卻不得不勸耳。”

曹操歎了一口氣,擺了擺手道:“文若勿用再言,操明白汝欲說之詞,然則若是父仇不能得報,操又有何臉麵立足於天地之間,縱然與陶謙老賊拚個魚死網破,操也定要親斬老賊之,以慰亡父在天之靈也。”

荀彧也歎了口氣道:“主公心情,彧以及兗州文武皆能夠理解,然則眼下兗州之敵非是陶謙一人也,二袁大軍二十萬已然四路進,兗州局勢危在旦夕。主公揮軍南下為老太公複仇倒是不難,然則主公不得不防二袁大軍,一旦兗州失陷,糧草斷絕,不知主公派往徐州之數十萬大軍將何去何從也?”

“這……”曹操本就是慣用計謀,尤其是斷人糧草之計,剛才不過是因為老夫遇害,頭腦突然混亂,如今得荀彧提醒,頭腦也漸漸清晰起來,明白自己剛才的言語過於激動了,不覺沉思起來。

荀彧見曹操漸漸恢複了理智,這才稍稍鬆了口氣,不再言語,他明白曹操眼下最需要的就是冷靜。

過了好大一會兒,曹操才對眾人揮了揮手道:“諸位散吧,奉孝、文若、公達、仲德四人留下。”

四人之外的眾人皆知曹操留下四人必是要商議兗州如何迎敵之策,於是也在曹操的命令之下,紛紛告辭而去。

諸人離開之後,曹操與郭嘉四人分別落座,下人奉上茶水,也乖巧地退了下去。這些下人都是跟隨曹操良久,知道曹操有多疑的脾氣,該留下侍候的時候必須要留下,但是眼下這種情況下,留下反倒可能會遭受殺身之禍,是以在奉茶之後,也是怪怪退下,使得房間中隻剩下曹操五人。本來,在曹操的核心集團之中,劉曄也是其成員之但是因為此次青州之事,曹操對其生出了一些懷疑,是以今日並沒有將之留下。

曹操歎道:“操因老父被害,一時失去主張,方有剛才之失態,幸得文若提醒,操方如夢方醒也。眼下兗州五麵受敵,比之昔年劉玄德三麵受攻之勢更危,一個不慎,兗州便會被二袁與陶謙老賊瓜分也,不知諸位有何良策能助操度此難關也?”

程立第一個言道:“主公,兗州三方樹敵,五麵受攻,看似麵麵都有危機,其則不然。立以為,豫州袁術與徐州陶謙皆不能稱之為主公之地也,其勢雖眾,然主公可遣三員上將,分別把守其三路大軍之進軍要道,隻須死守,必可阻其北上之路。而主公之真正大敵,乃一州之地也未有之袁本初也,其人素有大誌,麾下更是精兵強將無數,更有田豐、沮授、許攸、郭圖則諸多名士輔佐,實乃主公之大敵也。主公應親領大軍主力北上,以抗袁紹,隻要袁紹兵敗,袁術與陶謙也必然退兵,兗州之危自解也。”

郭嘉點了點頭,將話接過來,繼續說道:“仲德之言甚是,兗州文武齊備,軍民同心,縱然有外敵數十萬,也難不倒主公也。隻是,兗州大旱兩年,糧草欠收,今次又五麵迎敵,糧草必然欠缺,是以此戰利在戰,不可拖延,否則於我軍極為不利也。”

曹操點了點頭道:“奉孝之言一語中的也,兗州要兵有兵,文興武昌,袁本初總有大軍百萬,我曹孟德何懼其哉?隻是,偏偏天不佑我兗州也,兩年大旱,不說軍糧,就連兗州百姓也是隻能維持半飽。是以,我軍與袁紹大軍之戰,必須以快止戰,否則,一旦陷入膠著,必為其所滅也,諸公以為,該如何戰也?”

曹操此言一出,場麵登時沉寂下來,顯然曹操的四大軍師一時之間也難有良策解決糧草危機。過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就在曹操滿心失望地準備宣布散會的時候,荀攸突然說道:“主公,攸有一計,不知當講不當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