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大才徐宣(3 / 3)

“嗯。”劉備一邊繼續向屋裏走去,一邊問道,“寶堅既來找孤,不知有何要事?”

徐宣道:“正為曹操之事而來。”

“噢,曹操?”劉備朝麵無表情的賈詡看了一眼,暗道,徐宣此來果然是獻策,且聽其如何說,於是便道,“寶堅可詳細講來。”

徐宣道:“主公以散糧為由,占據齊國與樂安郡,阻了曹操東進之路,逼得曹操隻能借道東進,而主公欲行甕中捉鱉之計也。與此同時,曹操久離兗州,久則生變,袁紹與袁術兄弟實難放過此兩下夾擊曹操,平分兗州,連成一體之大好機會,是以定會出兵兗州。兗州無主,加之糧草不濟,如何會是袁氏兄弟之對手,其必滅也。曹孟德若失兗州,五萬大軍不戰自亂,主公滅之不難也,隻是,袁氏兄弟兩成一體,實力倍增,主公若想南下,則就難也,此主公之憂慮也。”

劉備心中一震,不可思議地看著徐宣,眼神中盡是震驚。徐宣說的不錯,劉備這一次確實想將曹操滅在青州境內,而且還是通過管亥之手,但袁氏兄弟趁機進軍兗州,將地盤連在一起,也是劉備最擔心的。劉備也曾經向賈詡問計,賈詡也沒有什麼好辦法,隻能是派周瑜掛帥南下,兩麵開戰,劉備沒能做出決定。

劉備急忙問道:“寶堅既能看出這一點,想必定有良策也。”

徐宣搖了搖頭道:“主公最多可遣一員上將屯重兵於信都城,使得袁紹未敢輕易南下,然則袁術大軍北上之勢卻是無法阻攔,袁術此人乃無能之輩,手下雖有主簿閻象與長史楊弘為之謀,卻往往不被其納,武將也隻有紀靈堪稱上將。然兗州無糧,這是不爭之事實,縱有荀彧、荀攸之智,夏侯兄弟之勇,也難擋袁術大軍,兗州必失。因此,以宣之見,主公不可有此次滅曹操之心,卻可有引袁曹矛盾之念。”

劉備大喜,急忙問道:“計從何出?”

徐宣道:“曹操手下頗有能人,自然會有人能看出主公之計,是以,主公應當與曹操約定,主公隻負責散糧於此二國一郡,並將齊國之地暫時交到曹操手中,曹操則是負責迎擊黃巾軍,暗中約定,事成之後平分青州之地,主公得北,曹操得南。如此,則曹操疑心盡去,自然能夠放心東進迎擊黃巾也,袁氏兄弟不知主公與曹操之約定,合擊兗州之事自然能成,若是主公能再稍稍助薪一捆,則此火燃之更盛也。”

劉備問道:“如何燃火助薪?”

徐宣微微一笑道:“待到曹操領軍東進之後,主公可派人在冀州、兗州、豫州與徐州諸地大放謠言,說是曹操因為軍糧不足,急於求勝,命令大軍強攻平壽城。然而平壽城易守難攻,曹軍攻城失敗,糧盡待退,卻受到黃巾軍的追襲,不得已敗退到昌樂,被隨後而來的黃巾軍團團圍困。”

徐宣剛剛說完,賈詡便笑著接道:“主公收到曹操大將曹仁拚死殺出重圍的求救信,便率領大軍前往解救曹操,卻被黃巾軍阻在劇縣,僵持不下。如此一來,不但固守兗州的夏侯兄弟心憂曹操生死,袁氏兄弟也不會沒有任何心動,寶堅之計成也。”

劉備大喜,說道:“吾有文和、寶堅相助,何愁此次青州不得也。”

就在這時,一直在旁聽的關羽突然插口道:“主公,除卻兩位軍師所加柴薪之外,羽還有一把柴薪,若是一並加入,則曹操後院之火更甚也。”

“噢”,劉備知道關羽之智不在周瑜之下,隻是曆史上太過於傲慢,目空無人,這才造成後期一係列的慘敗,否則的話,以關羽之智勇雙全,絕對可以堪稱三國時期第一名將,於是便急忙問道,“雲長既有妙計,講來。”

關羽緩緩道:“主公,據我軍情報,曹操在兗州立下根基之後,曾派泰山太守應劭率軍一千前往徐州接其老父曹嵩,若是主公能派出一軍,扮作徐州丹陽兵,在其回兗州之必經之地突然殺出,將曹嵩擊殺,嫁禍於陶謙,則陶謙未免日後曹操興兵報複,勢必配合二袁共擊兗州也。”陶商率軍五萬救援青州,被殺得落花流水,僅與曹豹率領兩千親衛逃回徐州,其餘丹陽兵或者被殺,或者被俘,是以劉備手中的丹陽兵軍服很多,不要說弄出一隊丹陽兵來,就是弄出四五萬人,也是不在話下。

不等劉備開口,賈詡便已經歎服道:“此計得雲長補充,乃為完美之計也。曹操與黃巾軍大戰正酣,得知其父被害,二袁南北出兵,定然會大怒大恐,如此其便有退兵之由,主公正可成*人之美,資助曹操若幹糧草,以抗二袁,並叮囑曹操且查清楚曹嵩死因再言興兵報仇之事。若是曹操趁此對徐州用兵,則徐州陶謙定會求救於主公,主公亦可以曹操未查清殺其父之真凶而出兵助徐,施恩於徐州百姓,以為日後進取徐州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