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平定遼東(3 / 3)

周瑜見狀,暗道,這個公孫度還真是難勸啊,看來不給他來一劑猛藥,他是不會投降了,於是周瑜便再次高聲喊道:“公孫度,看來你心意已決,應該不會投降,不過,這五千人卻是無辜的,如何能隨你一起送死。遼東軍聽了,汝等若是家有牽掛者,可在此香燃盡之前,放下兵器,貼牆而立,否則,格殺不論。”

喊聲之後,馬上就有三個士兵將手中的槍放在地上,在一眾炯炯目光下,來到牆邊站好。這些士兵哪一個願意白白送死的,當即便有越來越多的士兵放下兵器來到牆根站好,因為那束香就要燃盡之故,士兵出列的度也越來越快,就在那束香燃盡之時,公孫度的身邊隻剩下一千人不到。

周瑜對這個結果很滿意,他也知道公孫度距離下馬受降不遠了,於是便第三次高喊道:“公孫度,汝看一看剩下這些士兵的眼睛,便知道汝之自私也。”

公孫度本能地向身邊的士兵看過去,現這些事情雖然沒有放下兵器走到牆根,但是雙眼中不但充滿著求生的希冀,便是充滿著悲落的無奈,可見他們雖然沒有放下武器投降,但內心深處是不願意就此死去的,這不到一千人正是公孫度的近衛軍,因為公孫度平素對他們極佳,是以這生死存亡時刻,少有投降者。

也罷,公孫度環顧一周後,果真沒有現一個眼神中有著堅毅神色的,不覺長歎一聲,暗道,看來自己自立遼東王,對抗劉備,實非民心和軍心所向也,今日若是寧死不降,隻怕這些年在遼東所得之清名,毀於一旦也。

想到這裏,公孫度翻身下馬,抽出腰間寶劍,重重插,單膝跪地,大聲喝道:“請上複燕王,公孫度旦憑燕王處置。”

周瑜大喜,公孫度叛而複降,意味著遼東之亂平也,接下來就是如何處置其方不失民心也。

公孫度歸降,劉備的大軍也恰好到了城外,而城外正有公孫度的五萬五千軍隊群龍無,不知該退還是該攻城。退,則身後是昌黎郡而非遼東軍,畢竟這些士兵大都是遼東人,家人都在遼東,隻有少量士兵是昌黎人;若是攻城吧,公孫度已經陷入城中,生死不知,而且遼東軍都知道,遼隧城易守難攻,就算有公孫度坐鎮,也未必攻得下來,何況眼下群龍無呢。

劉備大軍來到城外,遼東軍自成了戰鬥陣列,使得劉備倒也不敢輕舉妄動。就在這時候,隻見公孫度的身影出現在了遼隧城的城頭,對著遼東軍大聲喊道:“汝等放下武器受降,不得有誤。”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好辦了,六萬大軍全部隨著公孫度投降,劉備將昌黎的守軍從中分離出來,依然派回昌黎,約有兩萬人。

遼隧城之戰,幽州軍損傷甚微,約有一千人,但是遼東軍卻是損失不少,差不多有一萬多人。不過,即便加在一起,也遠在劉備的傷亡數字之內,畢竟能以一萬多的傷亡,平定有著遼隧城之險的遼東之亂,傷亡已經是少之不能再少。

公孫度既降,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多了,由幽州軍開拔到遼東郡治所襄平城下,公孫康與公孫恭兄弟自然舉城投降。

如此一來,劉備命令遼東軍依然回到各處郡縣關隘,襄平城則有幽州軍全盤接管,公孫度父子自然也就成為了籠中金絲雀鳥。公孫度父子也知道宣判他們命運的時候即將到來,曾經的害怕與恐懼在這個時候倒也不再有,父子三人均是保持了沉默。

就連襄平城中的老百姓似乎也感覺到了這份異樣的平靜,一個個都是伸長脖子,想看看劉備究竟會如何處置公孫度父子。更是有些百姓已經暗中聯絡好,寫下了萬民帖,一旦劉備要將公孫度父子斬,便要到太守府遞上萬民帖。

但是,幾天過去了,太守府中並沒有任何消息傳來,使得襄平城中的百姓大感奇怪,頓時弄不清劉備的葫蘆裏究竟賣了什麼藥。他們那裏知道,太守府中非但沒有任何肅殺的氣氛,反倒是其樂融融,劉備與公孫度父子一邊飲酒一邊欣賞歌舞,這哪裏像是將去斷頭台的樣子。

歌舞散去之後,劉備屏退下人,端起酒杯,對公孫度父子三人一舉,一飲而盡,慌得公孫度父子三人急忙跟著飲下。

劉備道:“升濟真是好福氣,汝二子皆是才智群之輩,公孫一門真乃後繼有人也。”

公孫度急忙謙恭道:“王爺過獎了,此二子哪敢堪稱才智群,隻是一般俗人罷了。以罪臣來看,倒是王爺的義子周公瑾才能堪稱是才智群之輩。”自回到襄平城之後,劉備也不說如何處置他們父子,反倒是每天好吃好喝招待,如此便使得公孫度心下忐忑不安,不知劉備究竟打了什麼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