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隻見一身銀灰色盔甲的曹操龍行虎步地走進來,剛剛進帳,曹操便已經嗬嗬笑道:“原來是玄德和本初到了,難怪波才的大軍一下子散去了包圍圈,看來是玄德的名氣太大了。”
劉備和袁紹也站起身來,劉備也是嗬嗬笑道:“孟德辛苦,義真剛才正說著呢,若非是孟德和公路不斷在各營安撫士兵,軍心早亂。”
曹操笑道:“大軍之所以能夠穩定,全賴皇甫將軍之功,操和公路不過是打打下手而已,何功之有?對了,玄德,論起功勞,當屬你為最,望天穀不損一兵一卒大敗八萬黃巾軍,更是計取宛城,平定南陽黃巾,不亞於當年的萬全關之功。”
劉備笑道:“望天穀之勝,非備之功也,先有備麾下大將高順獻策,再有本初在空營中誘敵,最後是戰士們奮力殺敵,至於備,隻不過是打打下手,看看熱鬧而已。”
皇甫嵩歎道:“玄德有功不加身,盡數付與下屬,有如此之統帥,何愁黃巾不滅。”
曹操就座之後,皇甫嵩接著道:“玄德剛才謙虛了,現在玄德到來之後,我軍實力大增,可戰之兵也有九萬多,足以和波才一較高下。隻是,三軍之中必有統帥,此處還需玄德發號施令,以為統一調度,嵩與公偉定當服從。”
劉備連忙繼續謙讓道:“備剛到,還未能熟悉此處戰況,對於波才此人也是不甚了解,倒是義真與之相持數月,對其頗為了解,加之備此來乃為助戰,是以這發號施令之人非義真不可。”這皇甫嵩也並不是想和劉備爭軍隊的指揮大權,論官職,皇甫嵩不比劉備,再加上劉備兵眾,按理說應該是劉備作為統帥,皇甫嵩為輔,但是四路大軍齊出的時候,四人分配的戰場是不同的,這裏歸屬皇甫嵩負責,劉備雖然官大,卻也不能越權。
皇甫嵩又數次以劉備的官職最高為由相讓,怎奈劉備執意讓皇甫嵩來指揮,推讓了半天。後來,朱俊看兩人推來讓去,忍不住插話道:“義真和玄德不必再相互推讓,以俊來看,此次長社合兵對付波才大軍也是暫時之舉,這總指揮就由義真來擔當,玄德可為副指揮,也好統一調度。”
既然朱俊也這樣說了,皇甫嵩也就不再謙讓,順勢道:“既然如此,嵩就當仁不讓了。”劉備和諸人皆是齊聲道:“我等謹遵皇甫將軍號令。”
於是,劉備、朱俊便尊皇甫嵩坐了主位,兩人分別在下首坐下,袁紹、曹操和袁術因為官職再低一些,坐在了末位。
坐好之後,皇甫嵩道:“據探馬來報,波才將軍隊駐紮在我軍東南方的五羊坡上,此處地勢較高,可以看到我軍任何動靜。而且波才之軍幾乎是我軍兩倍,一旦發起攻勢,我軍必然難以抵擋,以嵩之意,我軍撤軍五裏安營紮寨,不知兩位意下如何?”
朱俊和劉備都是微微點頭,齊聲道:“(將軍)義真慮事甚周,該當如此。”皇甫嵩的建議無疑是最正確的,情況確實如此,若不能及時退後,波才定然會發動攻擊,由高向下衝,官軍必然占不得一點好處,隻有退後紮營,才能避免此種情況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