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後怕的同時,皇甫嵩更加佩服劉備的智勇雙全,看來當年大敗十萬鮮卑鐵騎並非偶然,僅僅兩戰便幾乎完勝地取得了南陽戰事的結束。看來,此次平叛黃巾的首功必然在此人身上,長社之戰恐怕也是需要多依仗劉備。
波才在五羊坡剛剛紮營完畢,劉備的大軍便已經到了皇甫嵩的大營,兩軍終於會合了,總兵力達到了九萬多人,並且全軍的士氣空前高漲。雖然在兵力上比波才少了近六萬,但是有劉備、皇甫嵩兩人同時坐鎮,加之曹操的智謀也已經得到了充分體現,恐怕這場戰鬥會是一場持久的戰鬥。
皇甫嵩熱情地拉住劉備的手道:“若非玄德及時來到,恐怕嵩隻能是長埋此地了。”
劉備急忙謙虛道:“義真謙虛了,即便備不來,義真和孟德必然也有破敵良策,波才之流豈是義真和孟德的對手。”
聽了劉備的話,皇甫嵩歎了一口氣道:“也不是嵩誇大,對於那個波才,嵩和孟德還真沒把他放在眼中,隻是公偉突然戰敗,波才大軍兵力驟增至十四萬,將我四萬大軍團團圍困於此,糧草水源皆斷。若非十日前挖出了一口井,恐怕我們這四萬人早就渴死了,哪裏還能等到玄德的援兵。”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皇甫嵩的話也隻是隨便說說,但是一旁的朱俊的麵子上卻掛不住了,連忙抱拳道:“若非俊大意兵敗,皇甫將軍也不會被困長社月餘,待到剿滅黃巾,俊定然上表請罪。”
皇甫嵩一聽,知道朱俊誤會了,連忙道:“公偉誤會了,嵩並沒有其他的意思,隻是當時事情太過於突然,才令嵩措手不及的,嵩並沒有怪罪公偉之意,勝敗乃兵家常事,豈能以一戰而論成敗。”也是皇甫嵩與朱俊關係並不熟,若是換成了盧植,皇甫嵩絕對不會出言解釋的,並且皇甫嵩的話也不可能會引起盧植的誤解,畢竟兩人相交多年,雖然一個在朝為官,一個在外任太守,但彼此卻是很了解。
朱俊之前也曾聽說過皇甫嵩的為人,知其從不說假話,於是也就放下心來。
說話間,五人走進了大帳,依次坐下。
劉備瞅了瞅,並沒有發現曹操,於是便問道:“義真,孟德何在?”
不等皇甫嵩開口,袁術已經回道:“孟德前往各營巡察去了。”
皇甫嵩歎道:“這段日子,大軍被圍,全軍上下士氣大跌,多有逃兵,若非孟德和公路前往各營安撫,不知道會多出多少逃兵呢?或許不等波才大軍的進攻,大軍便已經是分崩離析了。”
袁術聽了,臉上一紅,原來,這些日子來,大都是曹操前往各營安撫士兵,他倒是沒怎麼去過,去過幾次也不是為了安撫士兵,而是去找曹操。
就在這時,忽然聽到帳外親兵喊道:“曹將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