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張燕一驚,一個信息從腦海中閃過,“曆史上的波才,不也是率領黃巾在長社,圍住了皇甫嵩和朱儁,就是因為不懂紮營,依草而結營,被皇甫嵩趁機用火計大敗?”
張燕想到這,就驚出一身冷汗,幸好自己來的早,事情還沒發生,還有轉機。張燕也不敢紮營了,趁著天色還早,得馬上勸說義父另選營地駐紮。
“義父,飛燕有事找您商議。”張燕徑直找張牛角直接提醒道:“義父,這地方可不是紮營的好地方呐!你看這草高的,這樹林近的,要是官兵潛城出來,放上一把火,這可就要全軍覆沒了。”
“啊!……。”張牛角大驚,他是在幽州城下,吃過大虧的。上次幽州城下,被烏桓人偷襲,一把大火,差點讓他的“飛熊軍”全軍覆沒。刻骨的教訓還不遠,張牛角馬上驚醒,立刻令人撤離此處,另找地方安營紮寨。
“幸虧,飛燕提醒,要不然又要犯大錯,走飛燕隨我去見你三師叔,波才大帥。”張牛角和張燕在這都隻算是客軍,真正的主力是波才的。因此,調整營地的事還需要通知波才。
張燕和張牛角來到波才大營,將事情想波才一說,勸說波才離開草坡,另外紮營。沒想到波才竟然不以為然,直接拒絕道:“大師兄,太多心了,官軍被我們二十萬黃巾大軍,團團圍困在城中,像個縮頭烏龜樣,哈哈哈!他們敢出來嗎?”波才和手下大笑,波才更是嘲笑張牛角膽小:“大師兄,是不是在幽州吃了敗仗,就變得膽小了?哈哈……。”
“你……!飛燕我們走。”張牛角和波才之間,也是矛盾重重。此次聯軍,是“天公將軍”張角的主意,波才認為師傅張角派大師兄張牛角來助他,是來分他的功勞的。波才自從起義到現在,戰無不勝,手下發展到快二十萬人馬了,就開始不把天下人放在眼裏了,自以為英明神武,孫武再世。
張燕對於波才的自負,隻有心中冷笑道:“不知死活,無可救藥。”
當日,張燕和張牛角也不管波才了,自己率著部隊,離開波才大營,在十裏外,一處開闊地帶,選址紮營不提。
此時,長社城中,皇甫嵩和朱儁發現城外黃巾軍,見到張牛角和張燕另選營地駐紮,黃巾軍有搬離險地的跡象。大驚,知道黃巾軍有能人,可能識破了縱火之計,幸好黃巾軍中好像意見不一,隻有一部分搬離結草而營的險地。
皇甫嵩和朱儁決定,不管今晚是否會有大風,都依計行事。
等到天黑,天遂人願,當晚大風驟起。皇甫嵩命令將士紮好火把登上城牆,先派孫堅帶精銳潛出圍外,縱火大呼,然後城上點燃火把,與之呼應。皇甫嵩借此聲勢,鳴鼓衝出。黃巾義軍缺乏戰鬥經驗,驚慌散亂。
張燕和張牛角在不遠的營地內,見到波才大營火起,知道不好,不幸被言中了,官軍果然用火縱計。
張燕和張牛角見波才大營,黃巾軍驚慌失措,自相踐踏,趕忙出兵接應。
就在這時,曹操也奉命趕來。曹操是朝廷接到皇甫嵩和朱儁的求援後,被任命為騎兵都尉,率領五千騎兵來救援皇甫嵩和朱儁。曹操來得正是時候,正趕上皇甫嵩和朱儁對波才使用縱火計。
曹操看到黃巾軍大亂,頓時時大喜,與皇甫嵩和朱儁合兵一處,乘勝追擊。“拜見皇甫將軍,朱儁將軍,騎兵都尉曹操,帶兵前來助戰。”
“好,來的正好,曹都尉,你率騎兵驅趕黃巾亂兵,向那趕。”皇甫嵩見到曹操帶來的五千騎兵,大喜,遂令曹操的騎兵驅趕著慌亂的黃巾軍,向著張燕和張牛角的救援部隊而來。
“義父,不好,官兵驅趕著亂兵,向這邊來了。義父快結營,穩住!”張燕及時發現了皇甫嵩和朱儁的意圖,讓張牛角的步兵結營穩住陣腳,這是不能慌,一慌就會被黃巾亂兵衝散,跟著被隨後的官兵屠殺。
“義父,在此結營,千萬不能心軟,凡是衝陣的,不管是黃巾還是官兵,一律射殺。”張燕鎮定地吩咐義父張牛角。
“放心吧,義父理會的。”張牛角也是出身行武,知道此時的亂兵是沒有理智的,決不能讓自家亂兵靠近陣前,不然就會被一起衝散。
“義父,千萬穩住,飛燕帶騎兵繞過去,從中間截斷官軍的驅趕。”張燕仔細觀察了戰場形勢,知道隻有擊退驅趕的官兵,才能挽救黃巾軍,今晚的命運。“飛燕軍,跟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