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張燕他們這次偷襲烏桓得勝,雖然跑了丘居力和蹋頓,有點遺憾;不過將兩萬烏桓人精銳包了餃子,也是一場了不得的大勝。對於全族都隻有不到五十萬的烏桓人來說,損失了這兩萬精銳,實力大損;就算丘居力逃回遼西營地,短時間內也恢複不了實力,對漢人進行報複。張燕算是為幽州邊民解決一個大患。
“勝利讓人高興,也有人不高興。”高興的當然是張燕他們了,而不高興的則是幽州城中的劉焉。劉焉沒想到烏桓人敗得這麼快,這麼徹底。
劉焉見到城外歡天喜地,慶祝的“黃巾賊”,劉焉心裏是後悔,又擔心。後悔,不和“黃巾賊”合作,一起打烏桓人;擔心,張牛角在解決了烏桓人後,又來找他報仇!劉焉害怕黃巾軍的報複,趕緊令人送大批物資,慰勞黃巾軍。
且說張牛角得到張燕彙報,大勝了烏桓人,報了上次兵敗之辱,正是意氣風發的時候,就想順便攻下幽州城,就劉焉碎屍萬段,以報毀家之仇。張牛角找來張燕商議,準備攻打幽州成。
“飛燕,這次幹得真是漂亮!義父很開心,哈哈哈……!”張牛角拍著張燕的肩膀大笑,看著張燕的眼神中充滿讚許。
“義父?這個……?”以張燕的本意是不想攻打幽州城了,畢竟幽州城,城高牆厚,不是那麼好打得,上次張牛角的十幾萬人,攻打了大半個月,也沒能攻下。見到張牛角興奮的樣子,又不好出口拒絕。
正在張燕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外麵的孫輕來報,廣宗“大賢良師”也稱“天公將軍”的張角,派人傳來緊急軍情。“稟主公,少主,廣宗有急報傳來,‘大賢良師’令我部急回冀州,有要事相商。”
張牛角眉頭緊皺,不知道廣宗發生什麼大事,要招他回冀州?本來按計劃是,張牛角所部攻取幽州,怎麼現在又派人來令他返回冀州?張牛角煩躁地在大帳中走來走去,思考著是否該回去?一邊是麵對著馬上就可以報的,多年的血海深仇;一邊是張角的緊急傳召。張牛角還真不好下決定,轉身停下,命令道:“讓報信的進來,我當麵問他,究竟發生了何事?大賢良竟要召我回冀州?”
很快,報信的黃巾力士就跟著孫輕進來了,看著風塵仆仆的黃巾力士,一路上馬不停蹄的樣子。看來張角的命令確實很著急,不知有何大事?
“拜見幽州牧、車騎將軍,‘天公將軍’、‘大賢良師’有令:令幽州牧、車騎將軍部,立馬回冀州,會合豫州牧,驃騎將軍波才,攻打洛陽,不得有誤。”黃巾力士,快速地將張角的命令宣讀一遍,又拿出一物,是張角隨身的佩劍,給張牛角作為信物。
原來,張角得到消息,東漢朝廷終於反應過來了,一方麵下令各地豪強組織鄉勇家丁鎮壓各地亂事;另一方麵又派出名將盧植,領副將宗員率北軍五校士負責北方戰線,與張角主力周旋;名將皇甫嵩及朱雋各領一軍,控製五校、三河騎士及剛募來的精兵勇士共四萬多人,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
“黃巾軍”畢竟是烏合之眾,在起義初期的順利之後,麵對反應過來的朝廷和地方豪強的一齊發力,感到了吃力。張角就想組織一支精銳大軍,直搗東漢京師洛陽,為給地黃巾緩解壓力。因此,張角想到了他的大徒弟張牛角的部下,都是黃巾精銳,就令張牛角放棄攻打幽州,轉而和豫州的三弟子波才,合力攻打洛陽。
張牛角接到命令後,猶豫不定,不好下決定,轉而問張燕:“飛燕,你說義父該作何選擇?”
張燕心中欣喜,正好勸說張牛角率部離開幽州,自己好自由發揮。因此,張燕勸說道:“我看義父應該會冀州,以大局為重,等到我黃巾義軍,攻破洛陽,天下膽喪;到時,這小小的幽州城還不是望風而降。”
“嗯,飛燕說的有理,就讓劉焉小兒多活一陣子,哼……。”張牛角決定暫時先回冀州,讓張燕送了一口氣。總算,不需要擔心要攻打幽州城,不好向劉備交代了。
為什麼需要向劉備交代呢?事情是這樣:劉備這次負氣和劉焉鬧翻,帶兵出城幫助張燕他們,一起對付烏桓人,還有上次在張牛角他們突圍時,放了黃巾軍一馬。這些都讓張燕對在曆史上,名揚千古的劉皇叔很有好感,覺得劉備還算是一條漢子。知道民族大義,了解民間疾苦,因此,張燕有意想和他結交一番。就將劉備三兄弟和三千涿郡兵馬,半強迫地留了下來;並且,答應了劉備不攻打幽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