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現在的觀點來看,郭嘉所指出的這十個方麵,包括了政治措施、政策法令、組織路線及各人的思想修養、心胸氣量、性格、文韜武略等多種因素,這都是關涉事業成敗興衰的關鍵。郭嘉為曹操總結這“十勝”,也可能是初來乍到之際對曹操的誇讚,也可能是對曹操的鼓勵、要求,希望他能保有這“十勝”,完成統一天下之偉業,自己也便有出頭之日。……任何推測都意義不大。無論如何,郭嘉能說出這“十勝”,說明他不僅僅是一個臨事獻策的謀士,而且還有成套的理論。無怪乎曹操聽後讚不絕口,“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遂“表為司空軍祭酒”。
如同荀彧一樣,郭嘉在重要關頭也總是為曹操謀劃。如:官渡戰後袁紹病死,曹操乘勝進攻袁譚、袁尚,在黎陽(今河南浚縣東南)“連戰數克”。這時,有人主張加強攻勢,徹底鏟除袁軍。郭嘉則主張緩兵以待其變。他認為譚、尚都深得袁紹寵愛,袁紹生前又無立嗣,兄弟二人之謀臣“必定鬥其間”。如果我們
攻之急疾,他兄弟二人將合謀圖外;相反,“緩之而後爭必生”,“不如南向荊州若征劉表者,以待其變,變成而後擊之,可一舉定也。”果如其言,曹軍一擺出攻劉表的姿勢,袁氏便出現內訌。曹軍回兵各個擊破,遂平冀州。郭嘉也被封洧陽亭侯。
建安十二年(207年),郭嘉隨曹操平定烏桓。回兵途中郭嘉病重,不久去世,年三十八。諡貞侯。
郭嘉跟隨曹操11年,“行同騎乘,坐共幄席”,君臣相得,親密無間。郭嘉說曹操:“真吾主也。”曹操說郭嘉:“唯奉孝為能知孤意。”郭嘉病重,“太祖問疾者交錯。”不幸而死,曹操“臨其喪,甚哀”,並不無惋惜地對荀攸等人說:“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擬交郭嘉以治國安邦之任,可見曹操是多麼賞識其才。郭嘉死後不久,曹操上表朝庭,全麵肯定了郭嘉一生的功績,稱讚他“平定天下,謀功為高”,述追贈郭嘉封邑。
郭嘉英年早逝,給曹操的統一大業以很大影響——至少是曹操認為這樣。次年曹操赤壁失利,還深情歎道:“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
後人有詩讚歎郭嘉說:天生郭奉孝,豪傑冠群英;
腹內藏經史,胸中隱甲兵。
運謀如範蠡,決策似陳平,
可惜身先喪,中原梁棟傾。
可惜彭尉,失算了,此是的穎川書院在隨著黃巾起義而名存實亡了。
看到麵前破敗的穎川學院的大門,那還有一點集天下英才於一院的大氣。“老大,我們跑這麼遠,就是到這個破地方啊。!~”典韋什麼也不知道,無知的道。於禁和樂進則知道眼前的破院就是傳說中的穎川書院,都歎息不以。所以彭尉的穎川之行什麼也沒撈到隻得灰溜溜的跑去上黨上任了。但彭尉天生就是樂觀派加無憂派的所以也沒什麼,自我安慰到。哎一路手了三個大將了,知足了。知足了。
------------------------------------------------------------
友情推薦
奇幻小說---
傀儡之瞳
作者:靈之魂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48881
絕對好書,寫手也很勤奮,一天更新在4000--15000字哦。大家支持下,嗬嗬
謝謝
還有謝謝讀者大大們的理解,不凡的打字卻實是用拚音的所以錯誤難麵,我一定盡力避免。
這幾天不凡就要學期考試了,所更新可能會慢一點,希望大家理解。
謝謝
祝那些要考試的讀者大大們
考試滿分。祝有事業的大大
工作順利。謝謝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