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招賢納士(彭尉篇上)(2 / 2)

荀林父和孟明視是秦、晉兩國的大將,雖曾兵敗,但未受處罰,後來將功折罪,立下大功。曹丕舉荀林父、孟明視的事跡,想必令於禁感激涕零。尤其孟明視一例,必然更讓於禁窩心。遙想當年,秦穆公不聽勸告,執意攻打鄭國,反遭晉國截擊,孟明視等將領被俘擄,後來獲釋,回到秦國,秦穆公並未怪罪他們,反而自我檢討,說:“孤之過也,大夫何罪?”(“都是我的錯,他們有什麼罪?”)

雖然曹丕不像秦穆公下詔罪己,也和於禁兵敗投降扯不上關係,但如此寬容,好一位氣度恢宏的君王,是嗎?且慢,後來曹丕派於禁出使吳國,先命他北上拜謁曹操的陵寢,卻事先派人在陵寢的堂屋上畫了關羽戰勝、龐德憤怒、於禁投降的圖像。於禁一看,羞愧萬分,不久便發病而死。

投降一時,羞慚一世,這是降將於禁的悲哀,也可見曹丕殺人不見血,罵人不帶髒字的高明謀略。

敗軍之將,或正氣凜然,從容就義,或帶槍投靠,跳槽倒戈,或搖尾乞憐,投降苟活,全看個人的價值觀。但若到頭來飽受羞辱,不免一死,不如當初就死,還保全個好名聲。要殺要剮,囉嗦那麼多做什麼?於禁一定悔不效法嚴顏。嚴顏就算被張飛殺了,也能引刀成一快,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不必像於禁一樣拖泥帶水,抑鬱帶辱以終。於禁是三國降將最潦倒、最悲涼的一位。

彭尉到了於禁府上,抵上名貼,於禁見是新人上黨太守彭尉前來拜訪,親自出門相迎,兩人在堂上聊了很久,突然彭尉話鋒一轉:“我觀文則世之良將,曠大丈夫生於世當頂天立地、建不世功名,文則以為如何。“於禁那有不懂他的話的。自己本來就有一身本事,隻因是寒門,朝廷有重文輕武,想要一展包袱但有無路,現在天上掉下個,斬黃巾賊首的而升為太守的彭尉,看彭尉年紀輕輕就有如此成就,又見和彭尉一起來的典韋十分雄壯,知道定是一員猛將,隻是沒想到彭尉說得這樣的直,楞了一下,隨後道:“願受命”於禁有舉薦一人姓樂名進字文謙。又是一員大將。高興的彭尉合不隆嘴

於是帶上兩人,奔穎川而去。

----------------------------------------------------------------------

對於xwx0831的意見,不凡打字錯誤會一定注意,謝謝xwx0831的建議,希望大家繼續給我提意見,還是那句話,大大們的支持就是我更新的動力,大大們的意見就是我進步源泉。

大家多砸點推薦

才100票啊!~

友情推薦

奇幻小說---

傀儡之瞳

http://www.cmfu.com/showbook.asp?bl_id=48881

絕對好書,寫手也很勤奮,一天更新在4000--15000字哦。大家支持下,嗬嗬

謝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