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持齋鄉的副書記(2 / 2)

胡銘成注意到石長寬也笑了,不過笑是笑了,但那笑容有點忐忑不安,就等他們笑完,平和地問:“石主任,你有什麼想法和建議?”

石長寬靦腆地說,沒有,沒有,劉洋還沒有說完呢。

劉洋臉上呈現出迷惑的表情,完了,我都說完了。石長寬微微翹著下巴,那個,那個民辦中學,你還沒講。

劉洋又一拍自己的腦袋,哦,這記性。胡書記,中學這塊形勢可不太好,還沒有人上報申請,目前空白著。

胡銘成靜靜地坐著,他看到石長寬臉上的表情因為喜悅變的紅撲撲的,拿著筆記本的雙手小幅度地上下抖。他又看了看校區校長辛峰。辛峰的表情依然是剛才大家說話時的不急不躁。看來,這個隻是石長寬的事情。

石長寬眼睛轉向胡銘成:“胡書記,我,我打算辦民辦中學。”

辛峰顯然被石長寬的話嚇了一跳,他用手拽拽石長寬的胳膊,“長寬,長寬,別信口開河。”

房間裏瞬間寧靜下來,大家都知道,國辦身份的老師對一個人意味著什麼,如果說一個代課老師辭去聘任職位,教改小組會順勢促成。但是,麵前的這位教改小組成員,校區的辦公室主任,是十足成色的國辦教師。穩定的工資,退休後的退休金保障,目前體製下的醫療製度,這些說不要就不要了?別說辛峰想不通,就是鄉裏的四個年輕小夥子也很難一下子理解。

胡銘成冷靜地說:“石主任,有句話我先放到這裏。等教改工作完成後,我會告訴你。剛才你說你想幹的時候,辛校長讓你別信口開河。這點我先檢討,因為辛校長擔心我有慣性,像處理剛才其他事項一樣,抓住你的話,把事定下來。辛校長是好意,我今後和哥幾個在一起討論工作的時候,一定注意自己的語氣。我本來想說,我不同意。但是,在這個表態之前,我還是願意聽聽你的想法。”

石長寬聽完後,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他知道自己應該像這個年輕的副書記一樣,冷靜地把考慮了幾天的想法,梳理清楚,以便表達的更清晰準確些。

“我覺得首先是我開始參加工作到現在,26年了,這些年一直沒有離開教育戰線,對這行,我懂。其次,物質上的東西,我不缺。鄉裏的幾個同誌和蔡記者對我的情況不了解,辛校長知道,我愛人在銀行工作,女兒去年已經結婚,她在通江省省立第二醫院工作,是個腦外科醫生。兒子科技大學少年班畢業後,三年到了博士後階段,已經在炎黃大學參加了工作。。。”

“報紙上報道過的石語是你兒子?”胡銘成插話道

石長寬驕傲地點點頭,“就是他。胡書記,在孩子成長的時候,我經常教導他,人要有夢想,一輩子為了夢想一定要堅持不懈地去努力,奮爭。可是如今兒女們都已經獨立自主了,我呢?我這幾天一直在問自己,我的一生就這麼柴米油鹽地過下去嗎?我那青年時的夢想呢?過去的許多年,我失去了我它,我想把它找回來。”

胡銘成心裏泛起陣陣暖流,是啊,夢想,這個人類一直前進、社會不斷發展的源動力,造就了多麼絢爛繽紛的世界。

石長寬誠懇地說:“我的夢想就是像陶行知先生一樣,為民間教育獻一顆心,盡一份力。你能明白我意思嗎,胡書記。”

胡銘成點頭:“我能理解。尤其是一個像你這樣即將50歲的老同誌,除去浮躁和我們年輕人不切實際,經過歲月的風吹雨打,世俗的長久浸淫,在今天這樣的情形下,說出來,我理解,非常理解。”

劉洋盯著胡銘成:“陶行知是誰?”

林強替胡銘成回答,一個偉大的教育大師。

“那咱們幹脆請陶行知過來辦中學,石主任你跟著幫他忙不就得了。”劉洋翻著白眼。

哈哈哈哈,幾個人再次被劉洋逗笑。田賀迪用手裏的本子拍了兩下劉洋的腦袋,陶行知是鄰國華夏國的人,再者,大師已經跑到天堂裏去了,你去請吧!

胡銘成低著頭,思考著,臉上的汗慢慢流下來,他伸手去劃拉椅子後麵的毛巾。蔡晨站起來,遞過去自己的手絹。胡銘成抬頭一愣,說了聲“謝謝。”擦完汗後,胡銘成看了辛峰幾秒鍾,現在定,不會顯得衝動吧?辛峰說,定吧,他看來是已經深思熟慮了。胡銘成把手絹一丟,手掌按在桌子上,“石主任,民辦中學你來辦。我再給你加一個特許,特許你在教師員工配備方麵,不受隻能在持齋鄉範圍內選擇的限製。雖然你沒有告訴我是什麼樣的教育模式,但是我們大家相信你。更相信你的夢想。”

石長寬興奮地點頭,“謝謝。謝謝大家。”

胡銘成看看辛校長,校區有什麼情況沒有?辛峰搖頭,還沒有,你手頭的這些關係擺平了,我這邊是輕鬆事。你擺不平,我這裏就血雨腥風。

胡銘成再看看蔡晨:“蔡記者有什麼要說的嗎?”

蔡晨指指桌子上被團作一團的手絹,“那是我的。”

房間裏笑的爆了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