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銘成一覺醒來,習慣地去枕頭低下摸手表,這時才意識到自己是躺在一個嶄新的地方了。臨來遼河縣前,孟富學笑著把他的手表要過去了。雖然那是田文秀用半年的工資買下來送給自己的,和父親的職位沒有任何關係,但是胡銘成還是給了孟富學。畢竟手表是個奢侈品,很紮眼,他理解父親的態度。
胡銘成迅速起床。外麵的天剛蒙蒙亮,應該是早晨5點半吧,他的生物鍾基本就是在這個時刻醒來。從上小學的時候開始,胡銘成就被嚴格規定在6點前必須洗漱完畢,疊好被子。為這個事,他經常和父親媽媽鬧情緒,直到有一天,他在父親的書房裏看到三張裱起來的發黃的紙片,才知道原來是自己家族的族規。父親告訴他那是他未曾見過麵的爺爺寫給父親的。
習慣。性格。心態。
在炎黃大學讀書後,胡銘成和馬洪、孟凡、張童拜見過國學大師貝淮謹。在討論教育子女問題上,大家縱橫比較世界各國教育方式。貝淮謹聽到胡銘成說到爺爺給父親的三句話後,就問自己父親的職業和崗位。胡銘成看了看那哥三個,撒謊說,在棉紡廠做車間主任。貝淮謹搖了搖頭說:“同學們你們要注意,隻有東方文化才是人類最有營養的文化體係。要熱愛我們民族,熱愛這個國家。剛才胡同學說的三點---習慣、性格、心態,才是教育上最應該抓的。知曉這一點,做父母的才合格。早知曉早好,早抓早好。”然後,大師還幽默地問:“你父親真是車間主任?”胡銘成答道:“嗯。”那哥三個哈哈笑了起來。貝淮謹也笑:“那是你父親沒有理解三組詞怎麼去落實,隻了解其理論,不懂怎麼去實踐,和你爺爺沒有關係。還有,就是你小男孩在撒謊。”忽然,大師像是在說很大的課題:“但願,過幾十年後,所有做父母的別總盯著孩子的數理化,知道怎麼去培養孩子的優良習慣、性格、心態。這個關係到小家裏孩子的未來,更關係到我們東方國的民族複興。”
胡銘成想到這裏的時候,心裏有種說不出來的自豪感。今後,再也不看關於孩子應該怎麼教育類的書籍了,爺爺的思想,父親的實踐,已經證明了按這三個標準去做就是一條不錯的路子。還是父親官階不夠,如果父親能提拔自己當上教育部長,自己立刻製定一個考核規範並全國範圍頒布,所有評分除了課程成績,把習慣、性格、心態也放入到這個評介體係中來。杞人憂天,杞人憂天。胡銘成擦了把臉,把毛巾規整地放到臉盆架上,開門,走了出去。
鄉下的早晨,空氣特別的清新。村裏的房頂上已經有幾家開始飄起了嫋嫋炊煙。四處望去,炊煙在空氣中自由自在飄著,仿佛是不想驚擾那淡淡的薄薄晨霧。
胡銘成順著門前的小路往裏逛,他想看看政府大院有多大,心裏有上一個整體概念。持齋鄉總共有四排房子,胡銘成住的是最外麵的一排從東邊數第二個房間。往裏走,右拐,他看到了一個小院,小院門口掛著個木牌子,不大,仔細看,上麵寫著:“持齋鄉計劃生育委員會”。胡銘成想起昨天晚上的事情來,不知什麼原因,他有種不舒服的感覺。也不知道昨天的女人怎麼樣了,回來後就被張麗萍和春苗帶到了這個小院子裏了。胡銘成走過去,想看看現在是什麼情況。
進了小院,胡銘成看到兩個男人在院子裏的台階處坐著。一個大約46、7左右,正在吧嗒吧嗒抽著煙袋。另一個坐在一份報紙上,和自己年齡相仿,估計也就是23、4歲的樣子,身體看起來很壯實,臉上掛著橫肉。最明顯的是,腳底蹬著一雙皮鞋,很亮。見胡銘成進來,臉上掛著橫肉的男人站起來,直接打招呼:“你是這個鄉裏的?”
胡銘成點頭:“對。”
橫肉男立刻大吼:“侯進呢?回來沒?”
胡銘成被他的這一聲嚇了一跳:“你說的是侯進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