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奇謀巧用退司馬 堅寨愚守失萬軍(1 / 3)

前麵第一章與第二章,被我合並了,刪去了許多《三國演義》原文,故此章節數有變化。

感謝書友everyMO,指出本書的不足。我已經在逐步修改每一個章節。

可能之前的情節沒有太大變化,但段落格式,盡量做到讓書友們讀著舒服。再謝!

以下正文:

卻說蜀魏大軍對陣渭水之濱,相持十數日,往來混戰,各有勝負。

一日,孔明召眾將,曰:“吾聞兵法:凡用兵之法,馳車千駟,革車千乘,帶甲十萬,千裏饋糧,則內外之費,賓客之用,膠漆之材,車甲之奉,日費千金,然後十萬之師舉矣。

吾等率傾國之兵十七萬,其資費耗用不可勝數,雖蜀中日盛,然久則疲矣,恐乏國力,民亦不堪其重,大軍利在速戰,眾將可有良謀?”

陳虞朗聲曰:“丞相之言說破厲害。豈不聞:智將務食於敵。雍涼大州沃野千裏,民力充盈,錢糧無數,何不取之以為己用。”

突利蒙曰:“榮軒說得輕巧,今司馬懿大軍在彼,怎能分兵取地?”

虞笑曰:“今聞陸伯言巧取新城,殲司馬昭大軍五萬,中原大禍旦夕將至,司馬懿豈能安心滯留於此。吾等不用取勝,隻迫其退卻,棄二州於不顧便可。若得雍涼,當結好羌人,固守根本,然後兵戈東向,出關中而取二京。則天下大勢定矣。”

孔明聞言大喜,曰:“就依榮軒之謀。眾將可隨我上山,窺魏軍大寨,再作商議。”

於是令趙統、關索各引軍五千,把伏要路。

孔明領薑維、陳虞、諸葛瞻等眾於高山之上,俯窺司馬懿大寨。

瞻歎曰:“司馬懿亦是奇人也。大寨前後布置,法度整齊,左右壁壘,兼並長短。既守要路,又占險地,退守進攻,無往不利。”

眾將點頭稱是。

且說魏軍哨兵,見蜀軍窺寨,飛報司馬懿曰:“蜀軍將帥,於高山之巔窺視大寨,把手指點,好不放肆。”

懿大驚,急引眾將來。果見遠山之上,人影憧憧,白衣者分明是諸葛孔明。

胡遵大怒,請命曰:“諸葛亮視吾等無物。某願領軍五千,擒住匹夫。”

懿思慮曰:“此乃誘敵之計,不可墮入重地。”

遵對曰:“某去試探,便知虛實。”

懿曰:“既如此,可教孫禮同往,若有埋伏,速速歸營。”

二人領命,引軍衝殺而去。

未至半路,忽聽一聲炮響,山間衝出兩隊軍馬,為首兩員大將威不可敵。

孫禮呼曰:“太尉深謀,果有伏兵。吾等早退。”

胡遵不敢迎敵,遂引兵退走。

趙統、關索亦不追趕,接住孔明等人,徐徐退入寨中。

孔明等歸至大帳,問曰:“今見司馬懿大寨布置,不知諸公有何說?”

薑維曰:“魏軍大寨,巧分四部,左寨近山阻道,可保退路;右寨紮近渭水,能窺險要;前寨以土築城,,牢不可破;後寨道路通達,輜重糧草,轉運不息。且各寨聯絡緊密,互為呼應,分而不散,如若連環。此寨布置,深得地理之妙處,破之不易。”

諸將聽罷,點頭稱是。孔明亦頷首微笑。

陳虞曰:“吾觀丞相,早知此處奧妙,如何前日輕易讓之,讓彼安心紮寨。”

孔明笑而不答。

於是散帳,隻留陳虞、薑維答話。

眾將神色謹慎,知是有機密大事,不敢多言,遂悄然拱拜。

待陳虞、薑維二人近前坐定。孔明曰:“魏軍右寨,靠近渭水,且岸險水深,若能渡過,則可取後而攻,右寨必亂,然此乃重地,非勇謀之將,不可當此任,榮軒觀營中諸將,誰可托之?”

虞對曰:“非義之不可往。陷陣營多為高將軍荊襄故裏,深習水性,雖春渡寒水,其勇不減。”

孔明曰:“吾意如此,隻恐陷陣營未經大戰,故有憂慮。既榮軒見說,可召義之計議。”

言罷,遣帳前小卒喚高啟入帳答話。

不遺時,啟入,問曰:“不知丞相召某何事?”

孔明曰:“魏軍右寨濱水而守,司馬懿料春寒河冷,水急岸高,西蜀無水戰之軍,定疏忽提防。不知將軍可有妙法,泅水至其大寨之後,以擊之。”

啟思索片刻,曰:“軍中多牛皮木盾,可拆下盾上薄鐵,以盾浮水,夜黑之時一舉而過。”

孔明大喜,曰:“既如此,將軍可做準備,每人再備牛皮水袋,內盛火油,吾有妙用。”

於是令高啟三日內,完備渡水引火器物,陳虞輔之,就選附近山穀河流之處,秘密操訓。

孔明又回顧薑維曰:“吾亦有大任,欲托付突利蒙,恐其魯莽,壞吾大事。伯約可同我激之。”

薑維領諾。孔明遂喚突利蒙至帳中。

突利蒙疾步闖入,高聲曰:“某恰才見陷陣營全數而走,必有大戰。丞相既喚俺來,定有好處。”

孔明正色曰:“吾有一處艱險,必要奪來。故令伯約領衝鋒營前去,汝可交割令符。”

突利蒙驚愕不語,轉而大怒,喝薑維曰:“是汝在丞相麵前說俺壞話?”

薑維曰:“丞相之令,某不敢不從。”

突利蒙半信半疑,曰:“丞相,就是刀山火海,俺也敢闖,如何令伯約替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