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呂布一見此招,便驚得麵如土色。但他也是武學高人,匆忙間望見穆順屍首,靈機一動,用戟將穆順挑起當擋箭牌。這樣雖說也擋不住武安國一錘,但能稍減一下力道也是好的。豈料安國那毀天滅地的一錘快要斃殺呂布之時,望見穆順手上有一隻小鳥,便硬生生的將錘收回。
安國後退了兩步,站定後,滿臉愛意,手中多出了一隻小鳥。他總算明白為什麼穆先生會死於呂布戟下,原來隻是為了救這隻小鳥。穆先生舍身救鳥的精神堪比佛主舍身喂鷹,一時給了武安國極大的震撼,武安國也由此悟出了道。
於是他帶著這隻小鳥轉身走了。呂布見狀大為惱火,他還從沒被人這麼看不起過,於是縱赤兔馬追上,手中方天畫戟瘋狂向武安國身上招呼。武安國身隨風動,竟沒有一戟能刺得中他。如此連過十餘合,安國歎道:“呂將軍如非得砍我一戟才肯罷手的話,就刺吧。”於是便不動彈,隨呂布一戟砍斷手腕,巨鯨錘落地,‘轟’的一聲,就如平地起了個響雷,呂布一時就被驚在當場。
武安國隻是微微一笑,便帶著那隻小鳥離開了。從此浪跡天涯,救死扶傷,而當他出現時,人們總是看到身後跟著一隻小鳥,也由此被人稱之為“小鳥大俠”。
《三國演義》原文:北海太守孔融部將武安國,使鐵錘飛馬而出。呂布揮戟拍馬來迎。戰到十餘合,一戟砍斷安國手腕,棄錘於地而走。
在【三國誌•篇外篇•武安國傳】中有這樣一個關於武安國的故事:武安國者,中國武將使錘之祖師也。生來身材短小,有如孩童,卻天生神力,膽大無比,隻怕打雷。幼年習武,諸班兵器皆不會。一日晚間,夢一老人,碧眼童顏,手執藜杖,喚安國至一洞中,曰:“我乃紫陽真人是也,見汝生有異賦,有習錘之能,特來點化。吾在天宮有一對頭,教的一個徒兒,善使方天畫戟,凡世間無人可敵,汝可殺之,為我解恨。”安國得真人傳得錘法,曉夜攻習,武功之高,世罕其匹。
董卓當道時,安國聞得卓有一義子呂布,善使方天畫戟,傳言天下無敵。安國欲起兵殺往洛陽,奈何勢單力孤,乃投北海太守孔融,融見其形容短小,不甚喜,為督尉,安國甚不悅,隻是別無他法,暫且委身於此。待得孟德發詔討伐董卓,孔融起兵相助,安國以為出頭之日到也,乃隨孔融至洛陽。華雄陣前叫戰,安國本待出戰,轉念卻想:人言呂布無敵,吾不殺華雄此等無用之人,來日必殺呂布,可揚名天下也。遂不應,後華雄為關羽所殺,成關羽美名也。不數日,八路諸侯迎戰呂布,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搶功心切,被呂布手起一戟,刺於馬下。眾大驚。安國尋思:此時不出,更待何時。乃掄雙錘直奔呂布,戰至十餘合,呂布漸漸抵擋不住,正待退時,忽烏雲密布,雷聲響起,安國大驚,驚慌失措,被呂布斬去一臂,棄錘於地,撥馬而走,正欲用其絕招回馬飛錘,隻是那八路諸侯以為安國命危,八路兵齊出,救了安國。安國歎曰:“天不使我聞名於世也。”乃回家閉門不出,作書一本《鐵血大錘》,欲將其不世之錘法留傳後世。
書成之日,雷電交加,風雨大做,安國大怒:“天公何以如此對我也,某將成功名之日,雷聲大起,使吾敗於呂布匹夫之手,成其無敵之美名,使我無顏麵見恩師。今日,吾書成矣,卻又響雷,何用意也?吾且將汝砸開,看汝敢再響雷。”乃使左手之錘砸天,卻不知那鐵錘從空中落下,正中安國之頭,遂死。死後至奈何橋,安國不肯飲那孟婆湯,黑白無常帶其見閻羅王,閻羅厲聲曰:“大膽武安國,汝可知,生死有命,富貴在天,我叫你三更死,就留不到五更”。安國曰:“吾非不知也,奈何我屢次為天所害,違背師命,沒戰敗那呂布匹夫,吾雖死,卻也不肯忘記那前世之事,隻求等到習我錘法之人出世,方瞑目也。”閻羅憐其悲苦,乃允。
安國所作《鐵血大錘》,傳於後世,為太宗李世民之弟元霸所得,成就一代霸王美名,安國九泉之下有知,欣慰不已,以其徒元霸之勇,勝呂布多矣,遂含笑而飲孟婆湯。
劉駹知道,雖然在三國演義中武安國並不出名,但是這並不能否認武安國是一個猛將的事實。所以,此時劉駹的心中十分激動啊!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