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看來我的飛鏢絕技還是那麼厲害啊.”劉駹臭屁的笑了笑。絲毫沒有因為殺人而感到惡心。廢話,他前世都殺了那麼多人了,還會惡心?
護在司徒元的幾個人看見司徒元死了,都失去了反抗的念頭。剛想要投降,還沒開口,就被騎兵一矛刺於馬下!
馬賊的入侵,終於在官兵的幫助下,平息了。王家村幸存的人個個在結束後就癱坐在了地上。看著這滿地的汙穢之物,便感到一陣反胃。隨後大家又都抱在一起,大哭大笑!哭的是死了那麼多自己的親人,朋友!笑的是,自己還活著!
劉駹和太史慈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中的喜悅,以及,友情。劉駹把右手舉起來,太史慈也把右手舉了起來。兩隻大手在這恐怖的場景下緊緊相握!很緊,很緊!
當官兵清掃完畢,劉駹和太史慈一起走到那麼救援的將領身邊,想要和他道謝。就聽見一個士兵在對他報告戰鬥情況:“報,將軍,此役共殲滅馬賊124人,村民死78人,其餘的身上都多多少少帶點傷。咱們營裏戰死24人,傷31人。”
那位將領點了點頭沒有說什麼,揮了揮手,示意士兵退下。士兵便轉身離去。
劉駹聽了,心裏一暗:哎,沒想到村民還是死了78個。這些都是無辜的生命啊!蒼天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我一定要盡快結束這個亂世!
“這位將軍,這次多謝你們趕來救援,不然後果不堪設想啊!”劉駹甩了甩頭,拋去腦中的念頭,對著那個將領說。
“嗬嗬,兩位壯士不必多禮,保家衛國這是我們軍人應該做的!”那位將領說道。
“草民姓劉,名駹,字武驌。這位是太史慈,字子義。請問將軍怎麼稱呼啊?”劉駹問道。
“我叫武安國。”那將領說道。
武安國?武安國好像是北海相孔融的手下吧?
這個好像也是個猛人啊!劉駹心裏暗想。
武安國,本名武大。自幼癡迷武學,爭勇鬥狠,立誌欲學盡天下武學。在尋師訪道其間,眼見天下百姓疾苦,深感國家之腐敗無能,遂立誌安邦定國,為天下蒼生請願。為表決心,乃改名安國。投身於北海太守孔融帳下,孔融見而泣之曰:“安國得來,天下安矣。”
武安國又取北海千年玄鐵,鑄成大鐵錘一雙,重八百斤,名“巨鯨錘”,挾之上馬,馬被壓死。軍中為之語曰:“帳下壯士有武君,提一雙錘八百斤。”討伐董卓時,武安國曾肩扛雙錘,隨孔融會訪眾盟軍,走路時腳印入地一寸,盟主袁紹驚曰:“安國公真力大如鯨也!那雙錘怕比顏良、文醜還重吧?”
旁邊轉出河內名將方悅,十分不悅,吼曰:“我看那雙錘也不過爾爾,某家一手便能提起。”方悅武藝過人,使得一條鐵槍,打遍河內無敵手,著有武學寶典《悅經》一本。他此時說這話,倒也不是托大。
但見安國笑而不答,孔融曰:“安國公可曾聞老夫讓梨之事乎,咱們出來混的,凡事都要講一個‘讓’字,來,將這雙錘讓給方將軍。”
安國點頭稱是,將那巨鯨錘輕輕送至方悅身前。悅知那錘忒重,不敢怠慢,忙氣沉丹田,尖叫一聲“起”,接過雙錘,就舞了起來。方悅乃極愛出風頭之人,聽得眾人喝彩聲連連,更是賣力舞弄,足足舞了七個時辰,筋疲力盡,差點累斃。然方悅也是一方高手,絕不會在眾人麵前出醜,硬是撐住了不喘氣,紮了個馬步,口裏平平淡淡的曰:“安國公之錘還算稱手,然君子不奪人所好,這雙錘還是還與安國公。”將雙錘送還,隨後向眾人一抱拳,曰:“某家去解個小手後再來與諸公論武。”便飛身衝入茅廁。眾軍一片歡呼,皆言方悅不愧為河內名將,果然名不虛傳。可是誰又知道方悅衝到茅廁,關起門後,便大叫一聲:“累刹某也,某暈。”就暈倒了。
方悅這一暈足足就暈了七天七夜,醒來後,大軍早開往虎牢關去了。方悅飯也沒吃,廁所也沒上,就急急拍馬追趕大部隊而去。一路上總聽眾人在稱讚“人中呂布,馬中赤兔”!方悅本就是愛出風頭之人,聞言又是不悅。於是一見到呂布,便縱馬挺槍而出。本來方悅武藝與呂布不相上下,隻因此刻又餓又無力又暈太久,身體極其虛弱。於是無五合,便被呂布一戟刺於馬下,真是一代名將的悲哀。
方悅一死,眾皆以為呂布英雄,無人可敵。獨安國歎息不已,自言:“方將軍本可與呂布一戰,就是太愛出風頭,來舞弄吾這雙‘巨鯨錘’,以至於此,豈不可惜。”正搖頭間,小校報來:“呂布搦戰。”安國起身搖頭曰:“吾若不出手,恐又有人喪命。”遂扛巨鯨錘大步而出。
時上黨太守張楊部將穆順,已出馬挺槍迎戰呂布,剛一交手,便被赤兔馬飛起一腳踢中座下馬命根子,那馬頓時軟倒。穆順見狀急忙使輕功躍起,誰知剛剛起身,卻又坐下,被呂布趁勢手起一戟,刺於馬下。安國驚曰:“穆將軍人稱‘牧羊座穆先生’,武藝深不可測,輕鬆便可躲過那一戟,奈何起身後又坐下而被刺死?其中必有緣故。”於是拉過一匹馬騎上殺出。那馬跑了幾步,即便累倒,安國順勢一個巨鯨翻滾,飛向呂布。這招極其厲害,乃是借用馬的衝力,再加上安國雙腿彈出的力道,整個人一下子射出,快如閃電,便是赤兔馬也躲閃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