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初平年間,冬末的天氣依舊嚴寒,一如我此時的心境。不是因為天氣,而是因為生離死別。
我接到了一封信件,劉備寄來的。我沒有打開,而是直接扔進了燭火裏。再多的安慰,都不能喚醒老爸的知覺。做過的錯事,欠下的債,你們必須用鮮血來祭奠。
我進攻了,劉備不想當受。開什麼玩笑?我堂堂一代英雄,想玩誰就玩誰,想讓誰死,誰就得死。現在你給我講條件?晚了!
我們開拔了,一路向北。我們的軍歌是我寫的,為了振奮軍心,符合時下潮流,頗費了一些腦力,軍歌如下:當軍隊吹響號角的時候,當鮮血開始流,當城池不再堅固,當生命全部化為烏有,我還是不能停戰,不能隨便停戰,你的錯誤,必須要用鮮血來還!
劉備決然想不到我會做出如此迅捷的反應,他剛剛坐上徐州牧還沒多久呢。其實這廝的命就是這麼好,被打的屁滾尿流的時候,常常得到別人的救濟,還都是大財閥、大軍閥。比如這次的徐州,壓根兒跟這孫子沒關係,可他說自己是好人,要幫陶謙。我想,他應該把老百姓都當成了傻瓜吧。誰不知道徐州是塊肥肉,我覬覦徐州良久,終究沒有進攻,不就是缺個理由嗎?現在倒好,你丫一來,半點事兒沒費,徐州便收入囊下,真是繼承了劉秀優良的經商基因啊!
既然如此,休怪我了,私仇和野心,現在一起還給我吧!
這就是我的本意,後世之德意誌帝國元首姓希的那位不就借用了我的戰術嗎?原本的戰術名稱是,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術,結果被他改名為什麼“閃電戰”,雷公知道了,必會造成家庭危機啊。
或許是我過於自信了,因為當我的軍隊軍歌嘹亮的走到徐州境內的時候,我才發現,戰勢遠比我想象的複雜和詭異。
根據情報顯示,陶謙分給劉備的先頭部隊是三千人,沒有馬。跟我對比,毫無優勢可言,畢竟,我所倚重的,就是我的騎兵。可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劉備並沒有畏首畏尾,而是將營帳修建的十分長——這是一種危險的戰術,戰線長,供給便長。如此一來,消息便很難及時傳達給各部,劉備這是要幹嘛?
根據我對他的認識,此人並沒有太多的軍事天賦,他大部分的勝利都是小戰爭,從我的角度來說,那更像是打群架而不是戰爭。他的天賦展現在忽悠人上,通俗的說就是,搞人際關係。因此我斷定,這是一個障眼法,目的就是迷惑我的判斷。
我不禁仰天長笑,既生備,何生操,老天爺,你對劉備太不公平了。這次,他不想做受,那也得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