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1 / 1)

第1章 太子、皇叔 羅裏吧嗦的前情提要

勤政殿內很安靜,皇帝斜靠在大迎枕上,從午睡醒來,另一邊太子還在書案上落筆。

皇帝有些渾濁的眼睛裏閃過愧疚。等明年四皇子及冠,太子就不再是太子了。

太子十二歲那年宛如女子一樣出了紅,對太子自身與帝後來說無異於晴天霹靂,幸好這件事被雷厲風行的皇後鎮壓下來了,太子也在他的母後的指引下,熬過那段時間。

年紀漸長,到了知天命之年,皇帝開始患上頭風,處理政務的事理所當然交給太子。若不是,若不是那樣的身體,太子是最佳的繼承人。他的髮妻皇後在年前逝世了,皇帝整個年都沒過好,整座皇城處在哀傷之中,而他們唯一的兒子,皇帝自然要護好。

「別管那些奏折,父皇有話與你說。」

皇帝已經決定將太子過繼他的皇弟,武成王為嗣。不過這事不急,太子會以一場獵場行刺開始,中毒病休,再漸漸淡出視線。藉著生病,再請相國寺的大師說破太子九死一生的命數,才去過繼。餘下好幾個兒子裏皇帝不知道挑哪一個繼承皇位,正好讓他們趁太子淡出時頂上,當差歷練。

殿內隻留下了皇帝的心腹內侍,皇帝緩緩說出了自己的打算:

「原本父皇隻是抱著試一試的想法去問你皇叔,他同意了。」因為新年與皇後大喪,武成王沒有像往年一樣匆匆動身回邊關,覺得委屈了太子,看著哪個諸侯王都不太順眼的皇帝,試探地問了自己的胞弟。

太子也有片刻失語,他沒想到皇叔會同意。武成王殷秉德與皇帝一母同胞,與其他皇叔相比是至親,可他們見麵很少,隻有過年大宴的時候見過幾次。故去的太後尚是皇後之時,在夢中遇一白龍後驗出身孕,便是後來的武成王。龍跟天子總是聯繫在一起,古時也有漢高祖斬白龍,皇帝在未登基時對這位年幼的胞弟頗為忌憚,先帝也十分懼怕小兒子會謀權奪位,以至於武成王在一次為大將戚將軍送糧草與軍資之時就一去不復返。

實際上把先帝逼作太上皇的是皇帝自己,繼位後的皇帝很快就迎來了異族的挑釁,戚大將軍重傷,而把侵犯邊關的大軍壓製住的正是尚是偏將的武成王,師從戚將軍,陣前依靠軍功已經升至將軍的武成王讓皇朝避免了國破家亡的命運,懷著慶幸與補償自己的親弟弟的皇帝便不吝為殷秉德正名,命尚書省把封號擬了又擬,特特挑選了最好的宅子改建成武成王府,一轉眼,已是十幾年過去,歲歲年年人不同,皇城內的興衰起伏與這座肅穆豪華的府邸幾乎沒有什關聯,武成王依舊像沉默的樹,守衛著國門,每次在京中過了年,祭拜過先帝與先皇後,便腳步匆匆而去。

天家父子的短暫談話半個月後,太子就藉著武成王回京休養的理由,拜訪坐落在住滿權貴的玄武大街上威儀赫赫的府邸。殷秉德在門口相迎,看著身穿一身玄色的太子朝自己而來。

在短短的日子裏,殷秉德覺著,這孩子有股倔勁,很像自己。

被皇兄暗中詢問的時候,殷秉德當場思索就應下來了

不同坊間傳聞,武成王沒有隱疾,不近女色隻是由於喜歡男人。男人相伴很難,家庭,責任,子嗣,都是座座大山,若不是皇帝不敢在他麵前擺為君為兄的架子,殷秉德也會很是心累,饒是如此,他沒有去封地,而是留在肅穆森嚴的邊關軍營之中。年前,一直與殷秉德一起的軍醫回老家成婚,殷秉德便忽然想要個孩子。現在可愛的娃娃沒有了,換來了他的皇侄,太子很是優秀,武成王也沒有什可挑剔的。

皇帝對武成王說出的理由是太子有隱疾,不能與女子孕有子嗣,以至於不能繼承皇位。見青年男子接近了自己,殷秉德便無意識地掃向他的胯下。很遺憾,那裏被擋得嚴嚴實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