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誰怕誰(1 / 2)

曹操在賽馬中贏了那錦衣公子一回,知道那人必定不會善罷甘休。按著他們這些人的性子,吃虧事小,丟麵子事大。所以曹操斷定那人不久會來找麻煩。

趁著這幾天的空閑,曹操叫曹仁出去打聽,那錦衣公子原是汝南汝陽人,姓袁名紹,字本初,比曹操還要大上兩歲。

袁紹的高祖曾經官至司徒,之後袁家四世皆位居三公,因此人稱袁紹為“四世三公之後”。有了這些名聲,袁紹多少有些高傲。但是他是一個善於結交朋友的人,交友時豪爽大方。繼承了他們袁家一貫作風,因此袁家“門生故吏遍天下”。

那時他年少輕狂,不管是名士還是地痞流氓,他均來者不拒。汝南與譙城距離較近,已經十六歲的袁紹為便於四處走動,一年前在譙城購置地產建了宅院。前幾日帶著兩個好友在市集閑逛,不想與張麻子鬥上嘴,最終動起手來。

袁紹身手平凡,他的兩個朋友與他一樣。不過他的四個家丁身手極好,茶盞功夫便將張麻子等人打跑。

沒想到第二日張麻子竟然召集十數弟兄找上門來,這一次袁紹的幾十家丁可不會手軟,對著張麻子等人一通狂揍,讓張麻子一個月也下不來床。

在袁府中,袁紹果然在策劃著如何再與曹操會一會,這個時候,他早已經將曹操等人的情況完全了解。

他的兩個好友。左邊一人身穿灰袍,十六歲,圓長臉,看上去有些書生氣。此人名叫許攸,字子遠,南陽(今河南)人。他從小四處求學,精通權謀之計,善於察言觀色,與袁紹一見如故。

另一人青衣長袍,方正臉,濃眉大眼,氣宇軒昂,也是十六歲的摸樣,名叫張邈,字孟卓,東平壽張(今山東)人。張邈家也是名門望族,不過他與袁紹一樣,也是喜歡遊俠,愛交四海朋友。兩人慕名相見,相見恨晚。

“這曹**聽說在譙縣隻是個地痞的名聲。”

袁紹喝一口酒,他想不通,自己竟然被一個名聲不太好的地痞給耍了。不但西涼的寶馬運過來還未騎上幾天便拱手送人,而且有損自己苦心經營的名聲,這一次賽馬,可以說他是完敗給曹操。袁紹長出一口氣,心有不甘。

許攸挑挑眉毛,笑道:“我看未必。曹氏一族在此地也算是名門望族,那曹操定不會差,據說他的父親和祖父均在朝中。”

“是啊。”張邈也附和,“我看曹操一身膽量,敢與本初兄賽馬,勇氣可嘉。雖然他勝之不武,但此事也足以證明曹操不是泛泛之輩。”

袁紹輕輕一笑,“宦官之後,何足道哉!”

許攸正色道:“本初兄,切莫以出身看人,否則必吃大虧。許攸看來,曹操此人,可結交而不可為敵。”

袁紹是個遇事猶疑不定的人。優柔寡斷一方麵現出他的謹慎,另一方麵也現出他的無主見。不過換而言之,他也是個能聽進別人意見的人。

“嗬嗬,如此說來倒是袁某心胸狹隘了。孟卓,依你之見,如何?”他們三人都是朋友,但是袁紹似乎更傾向於聽從張邈的意見。張邈與他出身相近,在他看來他們的想法應該有一定的相似性。

張邈也飲下半杯酒,正色說道:“我讚成子遠的看法,曹操這個人,可以交往。”

袁紹聽完站起身,負手沉思,片刻之後方才說道:“好,那我們明日便去會一會這曹操,看他是不是個人物!”

……

第二日一大早,在曹操三人去學堂的路上,一夥人將他們攔住,為首的正是袁紹。

曹操穩住仆人,跳下馬車,哈哈笑道:“哈哈哈,閣下是來討回你的西涼寶馬嗎?”

看著曹操處變不驚的豪邁,許攸和張邈皆投之以欽佩的神色。袁紹亦是朗聲一笑,道:“我袁某人認賭服輸,區區匹馬,給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