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山穀,莫然沿著小道一路向著山外走去。既然有小路,說明附近必有人煙。東行不過半個時辰,看見一個炊煙繚繞的小山村,於是快步向前走去。
田間,正有一位老丈閑坐。莫然向前隨手一拱問道:“敢問老丈,此處是何地?”老丈笑答道:“小哥有禮,此處乃太原郡,離此北去百裏便是雁門關了。”莫然道:“多謝老丈,又不知今昔是何年?我於山中久矣,方才出來,卻不知如今時日了。”老丈詫異地看了他一眼,亦不多問,隻答曰:“如今乃光和三年。”莫然謝過老丈,也不進村,繼續向北走去,自付道:“雁門關麼……久聞大名,卻是要去大漠看看的,隻不知這光和三年是哪一年了…………”
卻是莫然自從醒來後,發現這身體強壯的駭人,幾丈高的大樹三兩步便拾級而上,林間縱越如屢平地,仿似前世所看輕功一般,兩人合抱的大樹可倒拔而起,骨肉如金鐵,一掌下去開山裂石不在話下,林間野獸無有可受一掌者,均被打成碎片,且眼神如鷹,可看清百丈外的一片樹頁,耳聽方圓百裏的聲響,值如鬼神一般。莫然驚喜之後便把這當成穿越附加品,習慣後慢慢平靜下來,因此並不擔心自身安全問題。
別過老丈,提速向北飛奔,卻隻見道路邊一條黑影閃過,常人若見,隻疑惑白日見到了鬼。莫然確是可以提前感知前方,若有人,便向道旁大樹上一躍,於樹枝間跳躍如平地一般,絲毫不見遲緩。隻怕迷失方向,這才順著大道飛馳。
如此過了半日,卻見路旁樹木逐漸稀少,已可看見黃沙飛舞。若讓那老丈知曉常人十日的腳程莫然不到半日已達,隻怕要駭個半死。如此速度,卻是日行千裏的寶馬也及不上了。
莫然看著依山傍險,勾注山上高踞的雁門關。東西兩翼,山巒起伏,東、西二門,皆以巨磚疊砌,過雁穿雲,氣度軒昂。《山海經》曰:雁門,飛雁出於其門。可見其雄奇。此關乃天下九塞之一,其雄奇之勢,語言不及萬一。
過了關門,就算是西域了。有詩雲:雁門關外野人家,不植桑榆不種麻。百裏並無梨棗樹,三春哪得桃杏花。六月雨過山頭雪,狂風遍地起黃沙。說與江南人不信,早穿皮襖午穿紗。可算是言及塞外生活的一二。黃沙漫天,卻是北行百多裏,便可到草原。到此,就是遊牧民族的天下了。
莫然看到此奇景,也是心中歡暢,長嘯一聲,身形如煙飄逝。天上一聲鷹啼,似是喝應,眨眼間,便不見了人影。
幾日後,莫然已行走於草原深處。途中遇到一兩個零散的部落,也不願上前。前世的冷漠疏離讓他不願與人親近,隻是隨著性子,走到何處便是何處,以他的身手,自是可以找到食物,也不虞餓死。上一世,身為孤兒,苟延殘喘到大學,沒有機會旅行,最大的願望便是可以看看祖國的大好河山,這一世,有此機會,自然是到處走走停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