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憑這一點,姚遠就不會真的把董卓當成一個徒有蠻力的無謀勇夫。即使現在他的心理已經極不正常,但一個遠在西涼,卻能夠果斷把握機會拿下洛陽掌控皇帝之人,絕對不是那麼好相與的。
因此和書上一樣,董卓必須死在呂布前麵,相比讓董卓坐大,對付呂布還更容易一些。
想著事情,忽然聽到李儒再度發話,“牛輔將軍提議我們全力固守洛陽,在座諸位覺得如何?”
眾人議論紛紛,不少人出言讚同,呂布這一方人馬則暫時無人接話。
而姚遠注意觀察董卓的表情,果然看到他的麵色有些不豫,隻是因為牛輔是自家親戚,這才沒有馬上當眾駁斥。顯然董卓對這個提案並不滿意。
這才是符合大事件發展和人物性格的情況,要是董卓毫不猶豫地答應堅守洛陽,姚遠的計劃反而會有些難辦。
於是姚遠給呂布使了個眼色,他這麼多時間來和呂布談心試圖離間,早就已經形成了一種心裏默契。呂布對姚遠的各種廣博見識也是頗為讚同和欣賞。見到這個眼神,呂布頓時心下有數。
於是呂布立刻開口道:“我倒是覺得這個提議並不妥當。”
修煉霸王決至今,呂布的決斷力也日趨強硬,說起話來也有如大刀闊斧,不太顧忌他人的感受。原本可以用更婉轉的方式表達的,被他這麼一句丟出來,像是有些鄙夷牛輔的味道。
當下牛輔就漲紅了臉就要發作,卻見李肅陰陽怪氣的先說道:“咱們倒是覺得牛輔將軍的建議不錯。奮威將軍看來是另有高見,幹脆直接說出來讓大家聽聽。”
呂布的性格被霸王決所改變,本來也不願意龜縮在後方大本營裏,心中想到貂蟬,隻想憑本事創立基業,做一番大事。此時聽到李肅問話,想也不想就答道:“隻會躲在大本營裏是贏不了的。想要打勝仗,我們就該先給敵人來一下厲害的。”
“哦,說起來簡單,敵人可是有十八路聯軍哪。而且此時基本已經合兵一處,如此軍勢。先行攻擊不是以卵擊石嗎?”李肅冷笑著反駁。
呂布現在的性格早不是當初那個懦弱的青年,聽到李肅的話語裏各種質疑,心下早已不滿,隻是他腦海裏有想法,卻一時半會難以表達,正在措辭之時,就聽邊上一人替他解了圍。
“奮威將軍的想法我大概清楚,就讓在下來替他說明一番吧。”
眾人一起看去,發現是姚遠在說話。頓時一番竊竊私語響起。
李肅心下暗怒,高聲道:“此番商議軍事,關係何其之大!你一個小小的裨將,哪裏來的資格說話!”
聞聽此言辱及自家兄弟,呂布及左右張遼高順一起臉露怒容,與牛輔李肅等人怒目而視,空氣中充滿火藥味。
就在這時,董卓那大嗓門適時響起,“咱們這裏不像原來京師那幫龜孫子那麼多講究,誰有想法都可以說。要是說的不好,再責罰不遲。奉先哪……”
呂布應聲道:“末將在。”
董卓看著他,笑道:“既然這小將要替你回答,而你也並不反對,那你就不用多說了。就讓這小子來說。至於說的好與不好,大家都有評判,我也心裏有數。如何?”
就算再笨的人,也知道是董卓在搞平衡,一方麵安撫舊部屬的情緒,另一方麵也算給了呂布一方的麵子。隻是讓姚遠代替呂布說,說的好就罷了。說的不好也是丟呂布的臉。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呂布看了一眼姚遠,毫不猶豫地說道:“就是這麼辦,姚遠說的,就等於是我呂布說的,成與不成,由義父您來定奪,咱們毫無二話。”
“好,有氣魄,有擔當!”董卓大笑著掃了一眼姚遠,揮揮手道:“那你就說說看,咱們該如何應對當下局勢吧。說的好,本太師有賞。要是胡說八道,可別怪本太師懲戒你這裨將喧賓奪主。”
牛輔李肅等人聽了,一起麵露喜色,看著姚遠的目光滿懷譏諷,顯然不認為這個年輕的小小裨將能對這般大事說出個什麼來。到時候懲戒是少不了的。
張遼和高順互相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裏的無奈和隱隱的憤怒,董卓這般做法看似公平,實際上還是對舊部屬和親戚有所偏向。雖然不至於會當場拖出去斬了,但若姚遠講不出什麼,以擾亂軍議為由頭打個幾軍棍恐怕也是難逃。
隻有呂布似乎對姚遠充滿了信心,看著他的目光滿是鼓勵。
姚遠哪裏會擔心自己說不出東西,雖然有恃無恐,但看到呂布和張遼高順的關心與支持,心頭仍舊一暖。卻又立刻強迫自己強硬。
“既然如何,就讓區區在下為太師和各位將軍說明一番,咱們為何要主動出擊!”姚遠一拱手,豪氣地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