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遠說罷,首先麵向李儒,語氣恭敬地問道:“在下可否請問李儒先生一些問題?”
李儒有些意外這小將會先問詢自己,但卻對姚遠那尊敬自己的態度產生了些許好感,看來此子雖然有些冒失,卻仍然把自己這個軍師看得比那些武將重要許多。大大滿足了李儒的自尊心。
於是李儒也不介意配合這小將一下,點頭回道:“當然沒有問題,你想知道什麼?”
姚遠道:“請問敵軍這十八路諸侯的軍力如何,李儒先生可曾探明?”
李儒猶豫一下,看了一眼董卓,見他點頭,這才答道:“根據最新情報,十八路賊軍每一路的軍力各不相同。少的僅僅三五千人,多的可達數萬。之所以那些諸侯推舉袁紹為盟主。就是因為袁紹的兵力最多。據說有五萬之眾!”
聽到這個數字,議事廳內諸將有些騷動。之前因為欽佩呂布又不願和己方老人對立的華雄一直未說話,此時沉聲說道:“最多的有五萬,少的也有三五千?那豈不是說,敵軍十八路諸侯少說也有三十餘萬人馬?”
“差不多是這個數字。”李儒點頭道。
聽到敵人的數量居然如此之多,不少將領臉上變色,若果真如此,就算全力堅守,恐怕也是難逃厄運。
姚遠卻似乎毫不在意,隻是繼續問道:“那咱們的軍力又是多少?”
李儒之前得到了董卓的授意,不再有顧慮,直接說道:“咱們從西涼帶來的嫡係,有三千餘西涼鐵騎,乃是精銳中的精銳,就算是以一敵十也不在話下。另有七八千悍卒,也都是精兵。共有萬餘人。之後呂布將軍帶來七千荊州軍馬,戰力也是頗為可觀。另外,咱們收攏了西園八校尉下轄的兵力,加上京師禁軍現在也在太師掌握,總共也有十五萬左右可用之兵。”
十五萬軍力也十分可觀了,可聽到這個數字,卻沒人覺得可以放鬆下來。仍舊是一臉愁容。隻因對麵可是足足三十多萬大軍。而己方卻不能不留下守衛京師的人馬。無法全體出擊。相比之下,軍力差距更懸殊。
姚遠點點頭,他對洛陽城能夠動用多少兵力自然是一清二楚,因為當初在遊戲時就是由他一手設置的。包括丁原的兵力也是如此。雖然實際因為蝴蝶效應,戰爭的打法造成的損耗不同,但是在初始階段,姚遠還是對各個勢力能夠擁有的兵力了如指掌。
然後姚遠又問李儒:“以李儒先生你來看,敵軍這十八路諸侯所稱的三十萬大軍,可否屬實?”
李儒聽到姚遠這般問,臉上露出了讚許的笑意,點頭道:“你確實思慮仔細,在這一點上我和你想的一樣,為了自壯聲勢,敵軍很可能誇大軍力。以我來看,能有二十萬之眾就不錯了。”
“李儒先生說的是,甚至敵人有沒有二十萬都難說。就算敵人真有二十萬,他們卻還有一個最大的弱點。那就是心不齊。”
姚遠斬釘截鐵地說著,心頭卻在不屑,說笑話了,這些所謂的十八路諸侯當然沒有二十萬,甚至二十萬都不可能有,因為聯軍的數字是自己當初設置改動過的。
因為是最後一次遊戲時的設置,姚遠已經厭倦了百萬大軍的絞肉機式戰爭,所以為了追求真實化,特地把聯軍的數量進行了大幅度的削弱。
經姚遠修改後的聯軍兵力為——袁紹一萬,袁術八千,曹操五千,其餘十五路諸侯從一千到五千範圍內隨機設置。最後總兵力也不超過八萬。
就算敵人的底細一清二楚,姚遠也不會傻到坦誠布公,隻是強調著敵人可能采用心理戰術。
“正如李儒先生所言,敵人嘴上說著大義,其實咱們都清楚,這裏麵哪一個不是爭名奪利之輩,要想這群人團結一心傾盡全力和咱們拚個你死我活,那是絕對不可能的。何況他們的根基要不要守?要守總得留下兵力吧?他們就那麼信得過附近的盟友?另外在打仗的時候會不計消耗嗎?咱們的西涼猛士天下無雙,如果他們損傷太大,接下來爭奪利益之時拿什麼和盟友爭呢?因此,根據之前他們的實力,在下鬥膽判斷他們最多也就能集結個十餘萬人。而且彼此之間遠沒有口頭上說的那麼團結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