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卿有何事,盡管說來?”獻帝正在興頭上,卻也少怪。
“陛下,臣本布衣,因恩師賞識,保舉為越騎校尉,得以輔佐陛下,報效國家。然方今群賊四起,各地藩鎮,多有不臣之意,臣雖愚頓,但每每心念於此,不敢擅忘!”蘇臏頓了頓,又道:“如今董卓已誅,長安亦定,且有溫侯呂布坐鎮,臣於此間再無顧及。是以,願提三尺劍,驅虎狼之師,為陛下南征北伐,掃平群寇,以複大漢天威,還望陛下恩準!”
“大膽!”王允暗叫不妙,傻徒兒,你這般說話,不是自尋死路麼?
“誒,司徒大人,蘇愛卿所言非寥,朕亦是這般意思。如今天下動蕩,國家先前之名宿,多已歸神,此正當朝廷用人之際,蘇愛卿忠心耿耿,有膽有謀,朕欲委以重任,司徒大人與諸位意下如何?”
“這~~~”眾大臣多有不服之色,可人家是司徒門生,天子看重之人,自己又怎好出言想譏呢?不若等他人開口吧!
是以,殿內一時肅寂。
“陛下,蘇臏雖是一介書生,可膽識過人,臣以為,應當起用。”不光是獻帝和諸位大臣,便是王允與蘇臏,也是吃驚不小,這說話之人,竟然是司隸校尉黃琬。
“好,黃愛卿都這般說了,想來蘇愛卿確有才智,諸位可有異議。”獻帝心中計議已定,卻也免不了象征性地問一問。
黃琬素有賢名,才識過人,有他保舉,其他人也少有非議,可這蘇臏的年紀實在太小,就算有真才實學,也未必能擔當軍國重任,因此隻是你看我,我看你,拿捏不定主意,一時也沒人開口。王允乃蘇臏之師,自然不好開口。
獻帝終是年幼,認定的事,便執意不改,且他受董卓欺壓多時,軟禁幽宮,今得蘇臏死力救護,自然感激非常,一心想著要封賞他,“好,既然諸位愛卿沒有異議,這事就這麼定了!”獻帝環顧四下,卻是鴉雀無聲,乃道:“蘇臏上前聽封。”
“下臣在。”
“朕念你護駕有功,才思過人,今便封你為平南將軍,領弘農太守,為朕守護東南諸路,捍我大漢天威!”獻帝說著,便令人擬篆聖旨,臉上甚是欣慰。
“下臣謝陛下隆恩。”蘇臏心中狂喜不已。
獻帝又與近臣低聲交談一番,道:“朕自長安諸路人馬,兼棄董歸降朝廷之軍,取其八部精銳,交與你統領,如何?”
“下臣領旨!”蘇臏雖然不知是哪八部人馬,不過既然是皇帝送的,想來也差不到哪去,於是忙領旨謝恩,拜伏於地,卻早忘了一身傷痛。
“好!蘇愛卿有傷在身,不宜多勞,暫且回府修養!”獻帝起身,道:“朕也累了,今日之事,便到此為止吧!若有事湊,可先稟過司徒大人,再行商議,退朝!”說完,也不顧眾臣拜禮,徑自往內而去。
………
{四平將軍:
重號將軍名稱,即平東將軍、平南將軍、平西將軍、平北將軍。
漢魏間始置,位次三公,在四安將軍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