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頭豬一頭留著明日殺,一頭今天殺了做臘肉。

臘肉顧名思義是臘月裏做的,冬日裏肉能存放得久些,但天氣一暖,肉還會變質,做成臘肉就能放到明年去。

書院的夫子們收的束脩,除了銀錢,便是等價的臘肉。

很多讀書人過年還得買條臘肉去給夫子拜年,開春又要買幾條去當束脩。

從前宋母為了給宋硯交束脩,每年都會拿著做繡活兒和漿洗衣物賺來的錢找她爹買臘肉。

這其中有沒有故意在她爹娘跟前賣慘的嫌疑,樊長玉現在是持懷疑態度了。

那時候的宋母,手上一入冬就全是凍瘡,身上的衣裳補丁甚至多過了原本的布料,因為經常夜裏做繡活兒又舍不得點燈,隻從燈油裏挑出淺淺一截燈芯燃著,當真是豆子大一點光,這樣熬久了,後來眼睛也壞了,一到夜裏幾乎就看不清東西。

這孤兒寡母的又是鄰居,宋母說宋老爹考了一輩子的科舉都沒考上,宋硯自小就聰明,是個好苗子,她想幫丈夫完成遺願。她爹娘看得不忍心,才贈了臘肉給宋硯當束脩。

樊長玉現在想起宋家母子,就隻盼老天開眼,可千萬要讓宋硯落榜!

她一邊怨念加持,一邊去後院燒水準備殺豬。

-

刺耳的豬叫聲傳進南屋時,謝征手中的羊毫筆在紙上畫出了一道墨跡。

他將手中那張紙揉作一團扔進腳邊的炭盆子裏,整個人向後一靠,抬起手捏了捏眉心。

正被吵得耳朵疼,房門突然被推開了,一小人兒扒拉著門框,露出半個腦袋,慫恿他:“姐夫,去看殺豬豬嗎?”

她一雙黑葡萄眼亮晶晶的:“阿姐殺豬好厲害的!”

樊長玉之前殺豬都是天都還沒亮的時候就起床殺,他逃亡時從山崖上滾下來摔傷的膝蓋骨還沒養好,平日裏鮮少出門,自然也沒見過她殺豬。

今天後院那邊傳來的豬嚎聲實在是久了些,而且還是兩頭豬一起嚎,那叫聲簡直能掀開了屋頂去。

謝征稍作思量便點了頭,拄拐起身,卻不是如長寧所想去看殺豬,而是覺著那豬玀再嚎下去,他直接一刀解決了圖個清靜。

穿過堂屋便是廚房,廚房有個聯通後院的小門,此刻那扇小門開著,謝征一眼便瞧見那女子一腳踩著豬背,手上拿著根拇指粗的繩索,正在把已被套住了四肢的豬往那條一看就分量頗足的石凳上捆。

小長寧頗為自豪地仰起頭衝他道:“我阿姐厲害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