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帝國的總麵積,黎昂粗略估計一下,約為前世亞歐非大陸的總和。
然而,這麼大的國家,城市數量卻顯得尤為稀少,城與城之間的直線距離,都夠塞得下前世的一兩個小點的省份。
像卡斯帕斯所在的東流亡地,和伊比利亞半島差不多大,然而隻有八座城市。
“這些城市分布得也太散了,有什麼原因嗎?”
聽到黎昂的疑惑,維因道:“不錯,確實有原因。雖然聯合帝國統治的疆域比起四大邊界,要穩定太多,然而,也隻是相對穩定。在城與城之間的大片荒野上,無時無刻不發生著可怕的天災。地震、洪流、沙暴……它們席卷著這片大地,不斷塑造著地表痕跡。”
“然而,在惡劣的環境下,城市卻風調雨順,免受天災侵襲,這是巧合嗎?是先人恰好選擇了安全的地方建立城市嗎?非也。城市及周邊鄉村的安全環境,得益於秩序教會的一項技術——界限定標。”
“翻開任何一座城市的地圖,除了首都君臨城,你會發現無論這座城市繁榮與否,位於最中心位置的,都是城市大教堂。這並非因為人們的信仰有多堅定,而是因為每座大教堂的地下,都設有一個界限定標。界限定標可以對一定範圍內的法則進行微調,穩定自然環境,避免發生天災。所以,每座城市都是先設立界限定標,然後以定標為核心,向外擴建城市。”
黎昂注意到一個新詞:“秩序教會?這和肅正局有什麼聯係?”
“秩序教會是肅正局真正的上級,不過絕大多數時候,教會履行的都是象征職能,不會幹涉下屬機構的運作。肅正局的非凡者基本上都是秩序教會出身的聖職。”
“和你們那個世界招搖撞騙的教會不同,秩序教會真正擁有神明賜予的律法力量,也更加盡責。雖然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很多人的信仰淡薄,甚至有不少蠢貨怒斥秩序教會是騙錢的組織——說實話我懷疑這是你們那裏的穿越者帶的頭——但秩序教會並不關心信仰寡眾。他們過去采取教會形式,純粹是人們自發信仰律法、信仰‘無上意誌’,而聖職者們發現以宗教的形式進行管轄,更有利於防止異神信仰的入侵,所以才建立了教會。”
黎昂注意到一點:“既然不需要信仰,為什麼他們還這麼盡職地保護平民?”
按照他看過的小說裏的情況,不該是平民提供信仰,而教會提供保護,這樣一種交易形式?但秩序教會在維因的描述中,好像一幫無私奉獻的人?
“這就得問他們的神明‘無上意誌’了。”維因聳聳肩,“至少自人類文明以來,秩序教會一直是人類的保護者這一點是真的,隨著科學的發展,他們不苛求、甚至主動退出人們生活這一點也是真的。可能‘無上意誌’真的是一個大好人——好神?”
“你祈求過的另一位神明,‘啟明真理’,也是類似的情況。不要求信仰,但會回應人的祈願,在自己的權能領域予以回應。至於其他異神,大多就沒這麼好心了,雖然也會回應祈願,但也會順便丟點汙染下來,所以很多非凡者性格都有些偏激。”
後者才是我熟悉的神明類型啊……黎昂點點頭。
咚咚咚——
門被敲響,維因抬抬下巴:“應該是格雷森。”
黎昂前去打開房門,看見格雷森拿著一摞資料,氣喘籲籲:“黎先生……諾耶斯先生在嗎?”
“我在。”維因在沙發上招招手,“我想已經結案了,是吧?”
黎昂猛地回頭看過去:“結案?”
這不才剛剛開始嗎?
而且很多疑點都還沒搞清楚,比如窗外敲斯蒂芬先生窗子的人是誰,比如斯蒂芬射擊“獵手”用的槍去哪裏了,比如斯蒂芬是從哪裏搞到的時言之燭……
“您……已經知道了?”格雷森瞪大眼睛。
維因敲敲桌子:“看過報紙,就該有所預料。喏,你也看看。”
維因把報紙一把拋給黎昂,黎昂接過,看見頭版就是:
《欽差大臣斯威夫特先生將在三天後抵達卡斯帕斯》。
“沒錯。”格雷森抹去頭上的汗水,“這個,實在是……”
“肅正局決定直接結案,對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