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禪院開,幾家歡喜幾家愁(2 / 3)

一些鄉下人的孩子也想湊進來,不過被自家大人拽著,小孩子不懂事,做大人還不懂事嗎?這都是下院的子弟,身份不同,咱們這些泥腿子還是不要過來丟人現眼了。

“聖僧出來了!”

前麵有人高聲喊道,人群立刻紛紛跪下,小孩子們也跟著有樣學樣,不過各個嘴裏都塞著零食,黑壓壓地跪滿了一地人,無人敢喧嘩吭聲。

金剛門的山門外紅門打開,一眾僧侶、僧伴魚貫而出,在場的隻有那些武館大漢起身站著作揖,其他的都老實跪著。

“恭迎聖僧!”

一個年級頗大的教書先生帶頭唱道,跟著就是七嘴八舌的唱喝,直到那邊用一麵小鍾敲響,這邊的亂哄哄才安靜下來,黃知羽跪在地上,嘴裏嚼著一塊花生糖,甜啊,真甜,這種純天然花生和麥芽糖的混合物比現實裏的工業糖果多了許多鄉土氣,雖然有雜質,但哪種來自土地的芬芳和日頭的溫暖,著實讓人甜入心脾。

隻聽那頭有人說:

“都起來吧,按咱們天使的性子,不知是馬崴了腳還是被人請去喝酒宿醉了?”

眾人哄笑起來,聖境山走了門路,使了大把銀錢,從西華府那邊弄了個代天巡守的牌牌,成了雍南的天門使者,不過在魔鬼城和金剛寺的眼中,這狗屁的天門使者就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每次開蒙、小徒大考、步卒武選、甲士試時才能出來擺一下威,平時根本沒人鳥他。

“王夫子,照舊。”

“謹遵聖僧令。”

以黃知羽的個子,根本看不到裏麵的熱鬧,隻能聽到一個老邁的聲音在裏麵喊道: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昔有大德,名諱霸王,南起荊楚,鏖戰四方,削除暴秦......”

這王夫子吊著嗓子羅裏吧嗦地在那裏拽文,聽得周圍的百姓一頭霧水,不入仕途,不看武功秘籍,誰特麼花這個閑錢去學文啊,而那主持的聖僧顯然也聽不下去了,不斷地喊著略、略、略,直把王夫子打斷地上文不接下文,更讓人聽不懂了。

“茲有雍州宗門金剛門,上體天心,下和民義,日月披德,恩感四海......”

“行了,給我!”

聖僧也忍不下去了,直接從王夫子手中奪過厚厚的黃布,打開就言簡意賅地念起來:

“開蒙,孩童4歲至8歲,以各自的根骨、悟性作價,根骨、悟性皆為上佳者,年費銀一兩,根骨、悟性其一上佳者,年費銀三兩;根骨、悟性其一佳者,年費銀五兩......”

簡單來說就是招生簡章和收費標準,等到聖僧讀完後,擋在百姓前的白線拉開,百姓各自拉著自己的孩子一擁而入,此時,黃知羽才看清楚,門前擺著幾張桌子,幾個中年和尚和他們的僧伴坐在桌前,有人取報名費,有人登記,有人摸骨。

石頭和周圍適齡的小夥伴們立刻跟著家長衝了進去,現場就跟菜市一般,頗有上輩子大超市搶打折商品的架勢,黃知羽所在地方一下子就空出來了,看了一會兒,覺得無趣,便要朝家走,與其在這裏浪費時間,還不如回家多練幾個俯臥撐呢。

“知羽,你去哪裏?”

母親挎著一個籃子揪住了他,聞到籃子裏的香味,黃知羽連忙停下,打開籃子上的白布,隻見十個烙餅擺在裏麵,還有一碗蘸醬,幾根大蔥,另有白麵饃饃八個,小米粥一瓦罐。

“娘,回家吃。”

“在這吃,你有什麼問的,盡管問來,娘可是見過世麵的,還有,餅子是給你石叔一家做的,別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