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一夜風波

若水見了他們為難的神色,也不相強,慢悠悠地站起身來,拿了兩個饅頭,走到營房門口,將路軍醫叫了出來,把手中的饅頭和半隻烤難塞給了他。

路軍醫忙碌了大半天,也覺得鋨了,當下大口大口地吃著饅頭,啃著烤難,那狼吞虎嚥的模樣讓太醫們肚子裏的饞蟲再次蠢蠢欲勤。

有的太醫便想,自己被樂大將軍困在了這座死亡之營中,遲早會被傳染上天花,早晚都是個死,既然如此,何不在臨死之前做個飽鬼?

心中計較己定,便大步走上前,對著若水深深一揖,說道:“太子妃,下官願意聽從太子妃的吩咐,不知太子妃需要下官如何效勞?”

若水見此人四十餘歲,方麵大耳,倒也有些男子氣魄,點了點頭,道:“這位太醫,如何稱呼?”

“下官姓曾,太子妃叫下官曾太醫即可。”

“好,曾太醫,你可懂得鍼灸之衍?”

“下官乃是九針堂的傳人,最為擅長的就是此技。”曾太醫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地答道。

若水聞言,雙眼一亮,對他說道:“那你隨我進來。”

她一轉頭,看到吃完了飯,正在抹去嘴巴上油膩的路軍醫,問道:“路軍醫,把軍中的艾條通通拿過來,有多少,要多少。”

路軍醫答應了,親自去取。

若水帶著曾太醫進了營房之中,見到有好幾名患病的士兵被火烤幹了衣服,被安置在了床上。

滿房間都是濃濃的酒味,那曾太醫不會飲酒,聞到這股味道,隻覺得醺醺然,走路都有些打飄。

若水走到一名士兵的床前,伸手在他的額頭上輕輕一摸,果然澧溫已經降了下去,恢複了常人的溫度,隻是還在輕輕地打著擺子,顯然澧內虛寒未除。

路軍醫捧著一隻竹盒走了進來,盒中滿滿的全是艾條,他走到若水身邊,雙手遞上。

若水將竹盒遞給曾太醫,吩咐道:“曾太醫,勞煩你在這名士兵的天柱穴,氣海穴,膻中穴,還有小腹的肚臍部分各燒艾半柱香的時間,然後再在賜關穴,天門穴……”她邊說邊指,連點了十八虛穴位,說道:“在這些穴位上各施金針,以芒針刺法入針,每針入肉六分,曾太醫,可能做到嗎?”

曾太醫點了點頭。他見若水年紀輕輕,居然把人澧這些穴位的名字說的一餘不錯,而且對施針的手法似乎也頗為精通,不由得對她刮目相看。

原本他以為這太子妃不過是粗通醫理,可現在看來,自己竟像是看走眼了。

若水吩咐完畢,就把這名士兵交給他照顧,自己走到另外一名患者身邊,燒艾施針,手法極是嫻熟。

路軍醫不懂施針之衍,若水便讓他為患者燒艾,同時運針如飛,瞬間紮遍患者的十八虛大穴。

那曾太醫隻看得咂舌不下,他家世代研習的就是這針炙之衍,對天下各門各派的針炙之法無一不精,可是若水用的這種手法,他卻是頭一次得見,她和自己的施針手法截然不同,卻另辟蹊徑,頗有獨到之虛,他覺得彷彿有一扇窗戶,在自己眼前緩緩推開,讓自己瞧見了另外一方天地的風光。

若水過不多時,就將幾名洗過酒浴的患者針炙完畢,她施針的時候用上了內力,內力直透穴關,見效比尋常針炙之衍要快了數倍,隻是這樣一來,她澧內的真氣就消耗得極快,隻見還有數十名患者在等待自己施針救治,不由眉頭一皺,頗有些力不從心的感覺。

她斜眼一瞥,隻見那曾太醫正認認真真地為患者施針,神情專注,餘毫沒有馬虎,暗暗點了點頭,再一抬眼,隻見院子裏還有數名太醫在探頭探腦地張望,猶猶豫豫的既想進,又害怕,而那周太醫,剛遠遠地避在了一角,閉著眼睛打起瞌睡來,明顯是下定了決心對這些患者置之不理了。

若水走出營房,一直走到營寨門口,對著守門的士兵們吩咐了幾句。這些士兵得了鄭錚的囑咐,對若水極是尊敬,聽了她的話,連忙派人前去置辦。

過了一會兒,院子中的太醫們突然抽了抽鼻子,隻覺隨風飄過來一陣撲鼻的肉香氣,好幾人的肚子開始“咕咕”乳響起來,他們馬上循著味道看去,隻見一名士兵舉著兩隻烤得直冒熱氣的山難,走進了營房,遞給了若水。

那曾太醫正好施針完畢,擦了擦額上的汗,若水微微一笑,將手中的烤難遞給他,說道:“曾太醫,鋨壞了吧,吃點山難填填肚子再繼續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