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人就是如此,不到終了總是看不透。但至看透,有多半是晚了。所以復再想,雲曦如此也罷了,總好過將來暮老之時再悔之當初的好。
她到的時候,靜華夫人已經領了一眾宮妃,並有當選秀女並立路側兩邊迎駕。太後揚揚手便徑讓輦往大殿門口而去。過的時候她眼睨處,見底下兩排身影有如枝頭跳簇的新鮮花朵,雖都是低頭跪著瞧不清眉目,但略是一瞧她們身著衣衫心裏已經有積分忖算,搭眼一瞧,各色皆有,竟是絕無同色重複。便有相近,也定要在別的顯眼之處以做區分。用心程度可見一斑!
直至進了大殿,太後升座,特讓奴才加張凳子賜靜華夫人坐於下首,其她妃嬪按位而立。至於一班秀女,更是後立兩邊。
若是往常後宮賜宴,太後一般也不願太拘著禮。過得去就行,大家一處樂樂才是正經。不過今天,太後是安心要做足全套。如今宮中,靜華夫人以下,五嬪這一級已經全空了,而妃嬪除非特賜,是沒有資格在皇上太後麵前安坐的。所以雖然列席兩側,但全無椅凳。之所以讓靜華夫人坐下,是她最近操持後宮也十分盡心。靜華夫人跟緋心一樣,也是個好體麵的,太後哪會瞧不出來。自然要給她體麵,表示對她的重視,她臉上有了光輝。而宮裏之前那些什麼皇上眼裏挾不得半點人之說,也就少了幾分實。
太後一邊示意莫成勇準備開席,一邊瞧著底下這幫女人的神情表現。有的難抑激動,有的斂神肅目,有的表情木呆,有的怯怯懦懦。再看她們的裝飾服帶,因現在並未點封,所以她們並不用全照宮裏規製服款來,眼見有的花枝招展,有的就素樸平平。
一班秀女雖說在家也受教多年,但畢竟在父母身邊。進宮兩個月,禮自是比較齊整,但總歸生澀。加上又是頭一起見太後以及宮裏諸位娘娘,事先也告訴她們今日皇上也會駕臨。如此難保心裏緊張,眾人臉上皆是多少帶了些僵色。動作都極是小心,生怕於殿上出了什麼差錯來。
至席過半,雲曦這才露麵,先行執路太監黃柄於殿外一晃之間,當中有反應快的便知道是皇上快到了。靜華夫人忙至席後立起跪於席側,其餘諸妃嬪也都跪了。秀女們也忙著跟跪,一時參差不齊,頓少了方才有人引領時的齊整。因殿內有太後坐於內,並不需出殿迎駕。
太後眼見一抹醬紫色一晃,唇邊便掛了點笑意。雲曦今天穿了一件深紫色的寬袖吉服,金線繡龍翔出雲,底襟全是雲紋邊,一條龍沖雲而上,盤翔纏繞。他今天束了冠,冠尾有兩條流蘇帶,明黃垂穗隨著他的發尾一直拖到腰後。
錦朝尚紫,越深代表地位越尊貴。而這種近於黑的深紫,基本也成了錦朝帝色。宮中位最高者,如皇帝,皇後,太後,服款都會分朝,吉,行,常四款。皇帝朝服一般隻有皇家大典,大祭之時才會用。分為兩種,一種明黃,上繡九龍,意為九五之尊。一般用於登基,封禪,祭五色土,冊封皇後,太子,以及大婚。錦朝皇帝大婚也不會隨民間用紅色。還有一種為深紫,繡單龍盤踞,下走山河之紋,意為獨尊天下。一般用於略小一些的典禮或是祭祀上,有時冊封重要妃嬪也會有。
而吉服基本也是走如此的套路,隻是在袖寬,襟擺的長度上,以及一些圖形上有所變化,象普通上朝時皇上所穿的朝服,實際是吉服規格的。至於行服或者常服,在顏色上合款式上就相對更趨於簡單和舒適。錦朝皇後的朝服也有兩種,一種隨帝色為明黃,隻是上麵不僅有龍,還有風飛之形。一種是大紅色,為百鳥朝鳳衣。太後服款基本也是如此,不過是在紅中加了紫色,在黃中加了黑色,在圖形上有變化。
今天雲曦在前殿賜宴朝臣,但沒穿明黃龍袍,倒是穿了這件深紫的。深紫與金相襯,龍騰之圖分明,有如即躍而出一般如生。加上方才他可能飲了點酒,此時讓太後瞧著,越發顯得麵色好起來,有點紅粉緋緋的勾人勁頭。
太後再瞧邊上跪著的兩排,心內不由的暗笑。美人計雖然談不上多高段了,但當下也沒別的法子。讓她們內鬥再轟出去,總比生往外趕體麵的多了。至於會不會真如她的意,就得看一會子這班秀女的表情了。
雲曦打從那日太後非讓他過來就知道。此時太後並不是真要逼著他提前選美,是讓他裹亂才是真。一時他也有些無奈,但復想太後如此,不過也是不想讓他再添愁煩。有心幫襯他,他又如何不領這情份?
他大步流星向中央而來,背著手目不斜視。太後忽見他腰間一團紅耀懸蕩。待近了身前再仔細看時,是一塊血玉環珮,但卻不是圓的,而是淚滴狀的,中間挖空,呈桃心狀。外嵌了一圈鏤金邊,下墜著紫金流蘇絡子。玉雙麵鏤圖,通雕雲朵,很是逼真靈動。
雲曦見過太後,見她瞅他腰間的玉珮,一時坐在她身邊撩起來給她瞧,坦言道:“這正是兒臣跟緋心出去,後來逛鋪子瞅見的。便買下,昨日才剛雕出來。”
太後托在手上仔細瞧了,見有些紋印,有些被工匠妙手引為雲紋,有些便浮散四周。一時笑道:“宮裏那麼些好的,你豈瞧不出?這玉有瑕呢,乍一瞅,倒……”太後說到這時突然有些發怔,手指拂著玉,眼前竟顯出一幅生動圖畫來。藹藹層雲,流光洩處皆成豔紅,灼燒成漫天紅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