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最想要的完整(上)
將近五月,天氣一日熱過一日,緋心的產期也漸漸臨近。雖說算起日子來,該是在五月底。但打一入了四月開始,她身邊諸人皆是如臨大敵,打醒十二分小心關照。再過幾日就是端午,而緋心也準備移往東安殿待產。
正月緋心封後,本該冊封大典一過就移往中宮,不過緋心如今仍居住在掬慧宮裏。因著當時居安府要籌備過年慶典,年底的時候又臨時要準備封後大典。這兩檔子事都是馬虎不得,忙得是人仰馬翻。
而那會子林雪清得知緋心將封後,之前連月鬱悶霎時堆湧,氣得一病不起。惟得靜華夫人獨撐大局,太後督鎮。中宮空了兩年多,依著錦泰例,新後入主,必要重繕椒房以迎新主。若是在年前趕著收拾出來倒不是不可以,不過如此一來又添忙亂。
緋心一來是不想再增亂添事,二來也是因為年前的時候跟著雲曦偷跑出宮逛大街,這事後來讓太後知道了,為此還把兩人叫到壽春宮去數落了一頓。在這當口,緋心更不想再因著自己封後的事,搞得太後也不安寧。
其實這事也怪不得旁人,左含青自是口嚴的,但無奈那會子緋心實在是太受矚目。她自打懷了胎以後,林雪清置換奴才引得內府人心惶惶,三司六掌舉凡能沾上點的,皆紛紛往掬慧宮打點,千方百計的要考上她這顆大樹。後來又因著太後鬆了口,雲曦怕夜長夢多,便立即著律禮兩處並居安府開始籌備,務必要越快越好。如此一來,那底下的奴才哪有不卯足了勁奉承巴結的?每日藉著送膳食,送補品便要來個數趟不止。她一日不在宮裏,太後豈有半點不聞的道理?
太後也不是笨的,聽聞奴才們各處尋不見主子。便悄悄的讓莫成勇往啟元殿一問,得知皇上也不知蹤影了,立時心裏就有了準譜。她也沒聲張,隻待次日二人前來請安的時候這才理論。太後也並不是要在此時給皇上難看,如今緋心封後在即又身懷六甲,她縱有不滿也不願意這會子生出什麼事來。
事實上太後說的也的確在理,緋心懷胎之前,雲曦已經絕跡別宮。懷胎以後,亦不幸她房。這事不礙太後痛癢,便是雲曦一輩子皆是如此與她而言也無所謂。
但是別宮豈有不惱恨的?憑的貴妃受寵不敢招惹也罷了,如今更是半點葷腥不得沾染,便是不敢明著撕擼,暗底裏豈有不添怨仇的?天底下沒有不透風的牆,更何況宮裏上上下下過萬人,萬隻眼萬張口。又能止得住幾張嘴?人言可畏,這句話自是有道理。若雲曦隻是一介凡俗,那憑哪個也管不著這些,至多當個坊間笑料說說罷了。但他是一國之君,緋心又將為一國之母。皇上若是擇一而棄百千,那便不僅僅是一人之事了。論情,自當萬眾稱羨。但論理,便要受千夫所指。
朝臣其實關心的並非是皇上寵愛哪個,他們更關心皇嗣大統。緋心受寵,臣工順聖意而上奏請立,是尊奉君王。但若緋心獨佔君恩,後宮紅粉皆若枯槁,如此便會影響皇上子息繁盛。那便是動搖國基國本的大事!錦泰乃禮儀天朝,深奉教禮綱德。皇室傳承綿延,一眾世家大族盤簇擁護。彼此互為依傍,利益密不可分。哪肯由得一個婦人悖理違綱,任意胡來?換言之,若是後宮此景讓朝上得知,那班臣工們首先擔心的並非是他們的女兒或者姐妹,而是日後他們的地位以及家族的將來。
太後當時便道:“此時並非哀家要討嫌敗你們的興致,但事實便就是如此。此時當然無事,後宮便是再傳出去什麼,那幫子聽了也不過以為是女人爭恩嫉妒。不過若不及早籌謀安了那幫人的心,到時早晚生事!”
後來太後待雲曦往前頭會臣工的時候,又跟緋心說:“想必你也是知道的,前幾日皇上道此番選秀的事。當初皇上跟哀家擺了一通道理,連哀家都給他繞進去,稀裏糊塗的便就應了。皇上雖不是哀家親生的,但自小養在身邊,豈有不知他那性子的?他平日家是不願意多言,一旦經他說了,那定是要作實的。稍是處理不慎,到時朝上定會聯想無數,豈能平靜的了?頭一起便要指你無德偽善,假充寬容,一旦為後立時翻臉顯形。這會子不好生想想如何應對,還整日裏樂的逍遙快活!瞧你們便是樂暈了頭不知身在何處了!當日如何吃的虧又不記得了?人道吃一塹長一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