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章:錦馬超(2 / 2)

馬騰搖了搖頭,說道:“冠軍侯受命西征,督關中諸將平叛,居中調度指揮,乃是應有之事,倒怪不得他。”

馬超不置可否,走到父親案前,指著案上的地圖說道:“父親,軍報中說父親圍長安西門,寧輯將軍圍長安北門,關平於東門居中策應。攻城者圍三缺一,確是不錯,但他下令圍而不攻,隻討敵罵陣,難道還想等著叛軍不戰而逃,亦或是開門投降不成?”

馬騰盯著眼前的地圖,搖了搖頭,看來也是不知道關平此舉何意。

圍而不攻,乃是賈詡的主意。

天子曾發過狠話,若得李傕,必夷其三族。按關平最初的想法,就是聯合了馬騰段煨的人馬,以疾風之勢攻下長安,活捉李傕郭汜,而後徙其宗族到許都問罪。卻沒想到長安乃是大漢西京,城高河深,董卓又經營多年,豈是那麼容易攻下的?

這也不怪關平,畢竟這是關平第一次為主帥出征攻城掠地,雖說關平曾有過攻下鄴城的經曆,但第一次乃是壺壽等人運籌已久,關平坐享其成罷了。第二次也靠得是於毒等黑山賊帥隻知在鄴城掠奪,被甄洛設了疑兵之計嚇走。除了這兩次,關平可以說是毫無攻城經驗。

賈詡說關平道:“李傕郭汜雖兵力強勝,但二人出身軍旅,於土族之中毫無根基。長安乃舊漢所都,關中又是高祖龍興之地,世家大族多如牛毛。這些士族多看不起寒門之士,更勿論李、郭這樣的逆賊了。”

關平疑問賈詡道:“先生之意,是指依靠這些士族,平複叛亂?”

賈詡點頭道:“不錯。李、郭盤踞長安,必為長安世家大族所不喜。這些世家大族都擁有大量私兵,隻是外無援兵,不敢公然反對李傕罷了。將軍受命而來,引重兵平叛,正是士族之所望,將軍隻需兵圍長安,每日討敵罵戰即可。士族見有機可趁,必趁機獻城,若詡料不差,不出一月,亦不損一兵一卒,長安必下。”

關平向段煨、馬騰送出軍報,令其各圍一門,每日城下討戰,卻不派兵攻城,專等有人獻城。段煨馬騰不知計策,卻礙於關平軍令,隻得每日討戰。

未七日,一騎飛報關平:“冠軍侯,叛將郭汜,不堪忍受辱罵,自恃其勇,出城迎戰,被槐裏侯之子馬超趁機斬了?”

關平一愣,郭汜就這樣死了?這也太簡單了些,吃了一驚道:“好一個馬超,真無愧於勇將之名,可知馬超如何斬將?”

“郭汜引兵出西門迎戰,正待布陣,便被馬超引了幾員將領衝入郭汜軍中,將郭汜兵馬攪做一團,郭汜親自指揮人馬上前阻攔,卻被馬超趁機殺至麵前,一槍刺死。”

關平讚歎道:“錦馬超,果然名不虛傳。”關平說完,不由得想像馬超衝陣斬將的英姿,隻覺自己也是熱血上湧,想要大戰一番。

賈詡喜道:“郭汜即死,李傕必然膽寒,以詡之見,三日之內,長安必生內亂,將軍取城,就在近日。”

關平點了點頭,說道:“這攻長安的第一功,要算給馬超了。先生定下圍而不攻之計,令我不傷一卒可平叛,實是大功一件。”

賈詡笑道:“李傕郭汜所部之兵,多為西涼鐵騎,利在野戰,隻是二人怯勇無謀之輩,為將軍勇名所懾,竟不敢出城迎敵。龜縮城內,又不知民心,豈會不敗?”

聽賈詡說起民心,關平眯了下眼睛,轉頭對身邊楊修說道:“關某還得給李傕加點料。”

見楊修麵帶疑問,關平笑道:“關某給他來個攻心戰。”說罷關平於案上寫一信,遞於楊修,說道:“軍中多抄此信,係於箭頭,當夜射入長安城中。”

楊修展開書信,輕聲念道:“冠軍侯衛將軍關平喻長安城中各戶:李傕叛亂,拒城自守,抗拒天兵,為滅族之罪。天子仁厚,隻誅首惡,長安中開城者,賞千金,有斬得李傕首者,賞其家財。”

楊修念完吩咐人去抄寫數百份,射入城中,對關平說道:“將軍真是妙計,長安之士若得此信,必會趁李傕不備開城迎我軍入城。”

賈詡沉吟道:“李傕若知此書,其心大亂,詡料其不敢再守長安,隻怕會棄城而逃,將軍宜早為之備。”

關平點了點頭,說道:“南門無兵,李傕若逃,必走南門,我欲令槐裏侯分兵伏於南門外。李傕若至,伏兵盡起而捉之,先生以為如何?”

賈詡正欲答話,楊修先說關平道:“將軍此計雖好,隻是馬超斬得郭汜,若槐裏侯再擒得李傕,此次平叛之功,皆屬馬騰,還請將軍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