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章:遷都(2 / 2)

當然,這裏麵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錢糧的問題,楊奉關平等軍,雖於自己軍糧勉強得以供應,卻實在是再拿不出更多的錢糧去供應百官,更不用說重修東都了。

這時眾大臣再次齊聲叩請天子,請天子移駕於許都,原來昨夜曹操擺宴之事,便是與這些大臣結成了同盟,這些大臣,或為曹操兵勢所逼,或與曹操有著共同利益,縱是有那麼幾個不同與曹操者,也被曹操借故殺了。

此時天子在殿中看到群臣幾乎都同意遷都,縱是國舅董承,竟也沒有出來反對,似乎遷都之議,乃是眾臣所公議,而反對者如楊奉等人,而對於滿朝大臣來說,實力確是太小。

大勢所在,天子無耐,隻得無力說道:“就依曹卿之意,移駕許都。”天子說完,就想退朝。關平心中歎惜一下,與徐晃楊奉二人對視一眼,關平奏道:“皇上,移駕之事,有曹將軍之兵足矣。臣關平願與後將軍徐晃一起請兵,西入長安,繳滅李傕郭汜等叛逆,以正朝廷之威。”

天子見關平竟然不陪自己去許都,臉色蒼白,失聲說道:“冠軍侯……”

又見楊奉跪倒說道:“皇上,皇上雖移駕許都,東都卻不可荒廢,臣請為東都留守,請皇上恩準。”

關平楊奉二人說出這一番話來,不要說是天子,就是楊彪等人,都是一陣的愕然。曹操聽二人之議,皺著眼冷眼看著關平,顯然關平二人的決定,也在曹操意料之外。

天子向來依關平為肺腑,甚至對關平有一種兄弟般的依賴,這時竟聽關平不願前去許都,卻是比剛才聽到曹操欲請駕許都更為震駭,竟自說不出話來,隻是緊緊盯著關平。

關平抬頭見天子緊緊盯著自己,眼光甚是悲涼,關平心中也甚痛苦,卻隻得迎天子的目光,輕輕點了點頭。

天子見了,知道關平心中另有計較,開口道:“就依關卿、楊卿所奏,以衛將軍關平為督,後將軍徐晃為副,督關中諸將西征,平定叛亂。以車騎將軍楊奉行洛陽太守事,留守東都。今日事畢,退朝。”

關平見群臣退走,轉入內殿拜見天子,關平甫一入殿,就被天子拉住急聲問道:“冠軍侯,你要棄朕而去乎?”

關平搖了搖頭,歎惜一聲道:“皇上,臣出身山賊,早為朝中大臣所疏遠,昨夜方才得知曹操欲移駕許都,欲做反擊,卻已為時已晚。這才連夜請來了楊將軍一起阻止,卻不想曹操以臣截留徐州之貢為由,堵臣之口,臣實在愚蠢,竟入曹操彀中,有負皇上所托。”

“即無法阻止曹操之計,冠軍侯為何借此出征,若冠軍侯離去,朕再無依仗,豈不更落入曹操之手?”

關平歎道:“臣此舉,實不得已而為之。請皇上思量,若臣同皇上前去許都,則軍糧財物,無不依賴曹操。若曹操斷臣軍糧,臣之兵必不攻而自破,如何救皇上脫難?”

天子點了點頭,說道:“可是,冠軍侯一去,不知何時才能再見,朕隻怕……”

關平對天子笑笑,穩下天子情緒,說道:“皇上,以曹操之野心,若掃平天下,說不得會行大逆之事,逼迫皇上退位,其自己登基為帝。若皇上有忠心之大將引兵在外,使曹操有所憂懼,曹操必會躬身以事皇上,以便以皇上之命,令我等為之前驅。請皇上三思。”

天子臉色這才轉和,又聽關平解說道:“皇上,臣此去若掃平叛逆,當以長安為根本,然後引重兵東進以迎皇上,請皇上安心等臣前來奉駕。”

天子得關平解說,這才放下心來,關平這才辭駕而歸。臨歸前,天子執關平之手,幾欲流淚,對關平說道:“冠軍侯,請記今日你我君臣之義,莫負朕之心所望。”

關平出得楊安殿來,亦是心情沉重。關平引軍西征,乃是昨夜楊修所獻之計,為了應對曹操挾駕遷都而做,不得不為之。

關平回得府來,徐晃楊奉都在自己府中等待,關平將天子之語說於二人,二人皆盟誓,同心攜力,再迎天子歸都,使大漢再興,不失天子所望。

三人正計議間,簡雍前來辭行,欲回轉徐州。關平送別簡雍,臨行前,簡雍對問關平道:“少將軍,雍聽聞,今日朝議時,曹操欲奉天子移駕許都?”

關平點了點頭,簡雍問道:“天子都許,必落入曹操之手,不知少將軍有何打算?”

關平見簡雍言語奇怪,似有所指,便問道:“先生有話請講。”

簡雍取出一封書信,交於關平說道:“二將軍有書信給少將軍,少將軍一看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