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章:遷都(1 / 2)

關平自套院中出來,見徐晃與楊修在客廳等候自己,關平與楊修見過禮後,問徐晃道:“兄長怎的這麼快就回來了?”

徐晃臉色嚴肅,對關平說道:“定國,今日於酒宴上,曹操借故殺了侍中台崇、尚書馮碩,為兄聽聞乃是兩位大人不同意曹操遷都之論。”

關平驚道:“曹操要遷都?怎麼之前沒有一點風聲?”

徐晃歎惜一聲,說道:“曹操為遷都,可以說準備良久了。”說完徐晃轉頭對楊修說道:“德祖,你來跟定國說。”

楊修點了點頭,對關平說道:“冠軍侯,修聽家父說,曹操已經說通朝中眾臣,來日啟奏天子,欲遷都於許。”

原來曹操自來東都後,對朝中眾公卿屈身相交,得知董昭被關平揭露獻計請曹操遷都於許而被杖斃,被曹操得知,竟使曹操起了遷都之念。

實在是曹操見洛陽四周諸將林立,關平、楊奉、張楊等人虎視東都,不服已令,曹操欲興王霸之業,自然不願意這些勢力對其形成製肘,是以決心遷都,以擺脫洛陽諸將,挾天子以令諸侯。

且太史令王立,又告訴曹操說:“天命有去就,五行不常盛,漢以火德立,代火者土也,承漢者魏也,能安天下者,曹姓也,將軍乃土命也,且許都屬土,將軍若到許都必興,將軍亦早做打算。”王立以五行之說諂曹操,更始曹操野心大漲。

曹操瞞了關平等人,以京師無糧,許昌地近魯陽,糧草轉運甚便,暗中告知朝中諸大臣,又因曹操本兵勢強盛,眾大臣懼曹操之勢,竟至支持曹操遷都。曹操得眾大臣支持之後,又以眾大臣之意,告知太尉楊彪、宗正劉艾等人,楊彪迫於從大臣之意,又實在因為東都錢糧過於貧乏,隻得同意曹操之論。

楊修看出曹操野心,心中不平,這才與徐晃一起,前來與尋找關平,商議應對之策。

————————————————————————————————

早朝之上,諸臣俱在。自天子還都洛陽,這次早朝中,眾大臣是最齊的一次。車騎將軍楊奉、衛將軍關平等也都位列武將班中。

天子上朝,太史令王立啟奏道:“皇上,自去春太白犯鎮星於牛鬥,過天津,熒惑又逆行守河北,主東都不利,天子不吉,以天象觀之,臣請皇上移駕出京,以避凶趨吉,興旺大漢。”

關平一聽,便知曹操使王立以五行之說迷惑天子,以使天子遷都。果然天子聽王立說完,便急道:“王卿,朕常聞天行有變,朕欲祭祀天地,拜祭於宗宙,不知可以鑲否?”

天子話音剛落,侍中沮俊奏道:“皇上,東都自遭董卓之亂,荒廢已久,百姓流離,宗廟遭董卓毀棄,欲待再立,需大量錢糧丁夫,請皇上早做準備。”

天子聽說缺少錢糧,隻得把眼光轉向曹操。如今曹操錄尚書事,天下之政,皆出其手,是以錢糧之事,實需曹操支持。

曹操見天子望了過來,看了一眼關平,出班奏道:“皇上,如今各地諸侯擁兵自立,少有朝貢,乃至東都錢糧不足。更為甚者,衛將軍關平私自截留徐州之貢物,留為已用,請皇上明察。”

關平一聽曹操不提遷都之事,反而說自己截徐州之貢,便知曹操欲借此事使自己在遷都之議上完全處於被動,暗叫了一聲要遭。果然,曹操話音剛落,便有議郎奏關平截留貢物之罪,請天子察辦。

天子聞奏皺眉道:“冠軍侯取徐州之貢,朕已得知,乃是冠軍侯軍用不足,朕特賜徐州貢於冠軍侯用也,此事且勿再論。”議郎看了一眼曹操,見曹操不語,這才退下。

曹操看也不看關平,對天子說道:“皇上,東都荒廢久矣,若要修葺,需費卻錢糧無數,且東都百姓稀少,錢糧轉運甚是不便。許都地近魯陽,錢糧積累之地,城廓宮室,足可備用。臣鬥膽請皇上移駕許都。”

曹操說完,便有眾大臣俯身請命,齊說請天子移駕許都。天子好不容易回到東都,自然不願輕易離開,隻得將求助眼光轉向關平等人。

關平剛被大臣告了私截貢物之罪,此時曹操又以錢糧難以轉運為由上奏遷者,實在是不好開口,隻得向天子輕輕搖了搖頭。天子又把眼光移向楊彪等人,卻見楊彪等人低頭不語,竟不敢抬頭與天子對視。見天子為難,車騎將軍楊奉出班道:“皇上,臣不讚同移駕許都。”

楊奉說完,後將軍徐晃也上前奏道:“皇上,臣也不讚同。”

太史令王立轉身對楊奉徐晃說道:“兩位將軍,若兩位將軍能於東都使宗廟再立,五行扭轉,不移駕於許亦可。”

關平知道,這五行之事,實為虛無飄渺之說,信不得準。但此時卻無法反駁,因大漢之立,乃是基於五行之上,說漢以火立,若是反駁五行之說,等於就是反對大漢的立國之本。被王立借五行說這一鬧,昨夜幾人所商議的主意,卻再拿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