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明爭暗鬥(2 / 3)

這一日風平浪靜,劉逸站在船頭向遠處眺望,隻見天海一線,歸途仍舊茫茫。他回想著三十年來在亞漢省的打拚,當初無論是巧取,還是豪奪,一幹土著都已經乖乖臣服,雖然很多手段都隻是原樣照搬劉協那一條,但執行之中的辛苦,不可向外人道。近些年來,亞漢省地疆域又向南擴大許多,隻不過南疆密林叢生,且當地土著也頗為強悍,完全平定尚需時日。

正遐想間,突然一條大魚躍出水麵,激起層層浪花,轉眼又沉入深水之中,劉逸心中一驚,思緒被打亂,也懶得再繼續思考下去。有阿諛之人,揣測劉逸心思,知道他正左右為難間,這時便來道喜,說此乃是魚躍龍門之兆,殿下近日應當會有大喜。

劉逸何嚐不知道這些人心中算盤,不過人總是喜歡聽喜不聽憂,此時心情放寬許多,倒也躊躇滿誌,已經不再將劉巍父子放在眼裏。眼看再有十日航程便可抵達大陸,不知到了天京之後,會有一番什麼樣的情形在等著他。

至於此時天京城中,也是暗流湧動。在不久前的煤鐵之荒中,劉晟與各大商社的負責人處得並不是那麼愉快,不過他並沒有將這些人放在眼裏。雖然說幾大商社的雇傭軍戰鬥力也不差,不過那些人馬劉晟還沒有放在眼裏,何況雇傭軍多分布在海外各地,臥榻之側,劉巍又怎麼可能留這些人在身邊呢。

換句話說,商社根本不構成對帝國的直接威脅,隻不過他們若真的倒戈去支持其他諸王,搞搞內戰什麼的還有可能。比起做生意來,投點資到皇位之爭上並不是什麼上策,贏了難免以後被卸磨殺驢。輸了則是全盤皆輸,滿門抄斬都不稀奇。若非劉晟那種盛氣淩人的態度激怒了所有商社,恐怕劉逸也未必有機會得到大家地支持。

自然,劉逸的回京也是事前向劉巍通報了的。劉巍此時常常手腳麻痹,傳醫問藥多時都不曾好轉……16k小說網,電腦站www,。知道自己多年辛勞,恐怕是積勞成疾,三五月之內的調養未必有什麼作用。雖然近臣一再為他寬心,說這不過是點小疾而已。不必掛記在心,可劉巍卻越發的擔心起來,對種種事情都開始多疑。

此時劉逸返回天京,在他眼中無疑是司馬昭之心,可對方理由冠冕堂皇,他也不好多說什麼。大家都相信隻要劉協在世,便沒有人敢公然造次,何況弑兄罪名就連當年地劉協也是推得比誰都快,若他劉逸回到京城沒幾天便改朝換代,恐怕對誰都沒法交待吧。

在這種情況下。劉晟與各大商社的交惡,是劉巍最不想見到的。本來這個兒子脾氣火爆點也不是壞事,將來把握權柄的時候或者更雷厲風行一點。但做人不可一直強勢,否則把身邊做事地人都得罪完了,孤家寡人有什麼好處呢。

劉巍不顧身體有恙,親自設宴款待幾大商社的負責人,希望他們能與劉晟和平相處。本來這些人不過看劉晟年輕氣盛,心中不服已而,此時看到劉巍如此重視此事。生怕事情敗露,到時候難免落個家破人亡的下場,隻得紛紛向劉晟表示忠心。劉晟自然明白這些人慣是見風使舵,之前他們對劉晟的態度,多半隻是為了利益,既然現在皇帝陛下肯退讓一步,他們也就沒有什麼話好說,至少得罪劉晟一時半會顯不出來太多後果,但是正麵與劉巍交火可隻有死路一條。

劉晟非常不滿父親對這幫老家夥的安撫。以他的性格,這些人遲早是要被自己整死地,隻不過現在時機未到,暫時讓他們囂張幾天。可現在畢竟自己還沒有做皇帝,偶爾示一下弱也並非難事,不過對這些人地厭惡則更多了一層。告黑狀。你們倒是挺本事啊。沒有一個敢當麵頂撞的,灰溜溜出來後就跟父皇沒命地告黑狀。居然連爺爺他老人家也不讓清靜。

帝國地情報機構不是吃素的,雖然他們比起後世的錦衣衛來說可能要遜色一些,但這些關係帝國將來走向的小動作,還是很容易被捕捉到蛛絲馬跡。劉逸回京的消息一經證實,劉巍心情很不舒服,因此病情稍有加劇,但遠遠還沒有到致命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