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日後的生計,沈韶光早有盤算——從事餐飲業。

前世是美食雜誌編輯,專業寫些吃吃喝喝的東西,這輩子還在禦膳房打過一陣子雜,關於做飯,雖實操能力有限,但理論知識過關,沈韶光覺得,以此養活自個兒,應該不成問題。

說到養活,就想到銀錢,想到銀錢,就不免又一陣肉疼,為了這出宮名額,多年積蓄十去其八。那負責汰換宮女的錢宦,忒狠!

行不多遠,經過崇賢坊,沈韶光停住腳,原身家有套宅子就在這裏。記得前庭有一片修竹——記憶如此深刻,是因為竹林裏曾鑽出一條青綠的小蛇來,把原身嚇哭過。沈韶光腦子裏又閃過原身的父親月下對竹飲酒賦詩的景象。

如今對竹吟詠的不知是什麽人了,沈韶光有些感慨。

崇賢坊地段不錯,在城區中南,隔著一個坊就是光德坊——京兆府所在地,而光德邊上就是著名的長安西市,按前世的說法,這崇賢坊怎麽也能算到三環以內。

按照記憶找到了沈家舊宅。高牆大院烏頭門,台階很幹淨,角門時有奴仆出入,從外麵能看到院內重簷和一片竹影,不知道此竹子是否就是彼竹子?

本來想著順路看看就再接著往南走的,然而在考察了坊內的餐飲業現狀又看到光明庵的時候,沈韶光改了主意。

這庵在沈家舊宅後門斜對麵,記憶中這裏並不是一所庵堂,估摸是什麽人把舊宅捐做尼庵了——這在長安貴人中,倒是常事。

負責接待的知客尼,八字眉三角眼薄嘴唇,看著不太好相與。

沈韶光反倒放下些心來,知客要是一水的青春貌美小姑娘,自己是萬不敢說借宿的事的。畢竟這道觀尼庵做的是神佛生意還是皮肉生意,真還不好說,想想魚玄機,想想《紅樓夢》裏的饅頭庵……

知客的眼睛掃射過沈韶光半舊的桂布衫裙,隻插兩支銀釵的發髻,又忖度她的小包袱,讓沈韶光恍然想起前世逛奢侈品店的經歷。

第2章 五彩素索餅

沈韶光脖子挺直,下頜微收,臉上繃著一個矜持的笑,所謂丟人不丟架勢,掉禿了毛也要把翅膀紮撒開。

知客為其氣勢所惑,猶豫了一下,到底帶她去見主持。

主持五六十歲,團團麵孔,一臉和善:“沈——莫非是洛下沈氏的淑女?”

沈韶光感慨一笑,輕聲道,“辱沒先祖,不提也罷。”

那便是了。主持點頭,“怪道如此氣韻高華。”

讚人氣韻,於本朝體麵人,大約相當於後世淘寶五星好評,都是順手的人情,沈韶光一笑,也便收下了。

主持也確實是個好說話的,關於沈韶光借宿的問題,一口答應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