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學徒生涯 第二十一節(1 / 2)

車行和龔繼剛正在給一台高爾換水箱,溫度尚未完全降下來的防凍液將龔繼剛燙得呲牙咧嘴,他一邊拆水管一邊低聲咒罵丁怡婷和客戶,給的維修時間太短了,連完全冷卻車輛的時間都沒有。車行在一旁認真的看著龔繼剛拆卸的順序,努力用大腦記下了,沒太注意師父在罵什麼。

高爾是一款從巴西大眾引進來的兩廂小車,在這個連兩廂小車都很難被普通民眾接受的年代,上海大眾居然還引進了兩門版的高爾。車行當時看到那條新聞時就曾嘲笑過隻有腦子進水的人才會買那個兩門版的高爾。讓車行沒有想到的是,他正在修的這台車正是一台兩門版的高爾,而且客戶也如同他那時所說的那樣,是腦子進水了。這個客戶名叫鄧艾興,是一家小廣告公司的老板,說是廣告公司,其實主營無非是印刷些名片、宣傳彩頁之類的業務。在德洲市汽車銷售服務總公司拖欠其兩年多的貨款未結清的情況下,鄧艾興居然還自己補了一萬多塊錢從公司提走一台高爾,而比這更讓他鬧心的是,這台高爾從提車到現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裏,已經修了十幾次,這次來換水箱,他已經出離的憤怒了,聲稱如果在兩個小時內不換好就叫電視台記者過來現場拍攝他在公司門口的砸車實況。丁怡婷從來沒有見過這架勢,沒有和車間師父商量便拍胸脯保證兩小時內一定交車,然後把工單派給了龔繼剛。龔繼剛拿到工單的那一刻起就聲稱不可能做完,在丁怡婷的連聲懇求下才勉強答應開工,但是不保證交車時間。一邊是抱怨不斷的師父,一邊是愁眉不展的丁怡婷,車行覺得自己唯一能做的就是暫時收起自己的好奇心,把車子交給師父盡快修好,而不是自己在一旁摸索著修。

眼看著鄧艾興要求的交車時間快到了,龔繼剛還在連接水管,冷卻液還沒有加,冷卻係統中的空氣也沒時間排了。丁怡婷站在一旁緊張的看著龔繼剛和車行,她知道龔師父在盡力了,可是客戶那邊她也不知道該怎麼去解釋。車行看著丁怡婷緊鎖的雙眉,突然想到一個辦法,便和師父商量起來:“師父,排空氣大概需要半個小時對吧,我們可以帶上冷卻液叫客戶一起去試車,邊跑邊排空氣,跑一段距離就停車看看冷卻液少了沒有,少了就加一點。”

“你這樣做浪費的時間更多,半個小時根本搞不完了。”龔繼剛覺得這不是一個什麼高明的辦法。

“時間長一點不要緊,關鍵是客戶不會覺得這個時間長了。”車行想起了他在電腦城的經曆,有些找他買電腦的總覺得機器裝配好以後就能夠立馬拿起走人,而車行為了保證機器的兼容性和穩定性,也是為了減少今後他去做服務的次數,通常每台機器都要當場在電腦城拷機的,這個時間比較長,以往他通常都是在所有軟件都安裝完以後才開始拷機,於是在等待的一個多小時裏,大家都十分的無聊,後來他改變了策略,先安裝拷機軟件,然後在運行拷機軟件的同時安裝其他的軟件,雖然這樣安裝軟件的速度慢了很多,但是他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時不時的問問客戶,有沒有以前習慣使用的軟件,哪些需要安裝哪些不需要,如果是電腦盲的話,他每安裝一個軟件都會向客戶介紹這個軟件是幹嘛的,怎麼使用等等。這樣雖然整體時間並沒有減少,有時候還會因為重啟電腦而增加時間,但是客戶並沒有感覺出來,他看到的是你一直在為他的電腦忙碌著,且這個過程他參與進來了,而不是在那裏傻等。車行將這個意思簡潔的表述給龔繼剛和丁怡婷,丁怡婷心裏覺得是個不錯的方案,用征詢和懇求的目光看著龔繼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