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連占瑜聯係了在德洲的朋友,帶著車德勝和連曼珍一同去看了幾處門麵,最終決定在步行街中間一條分支的小巷裏買下一間,由於不是正當街的位置,價格還算公道。
車行對於母親的提議仔細思考了一下,覺得對目前的自己來說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既然一開始無法在工作上賺到錢,那有個合適的投資渠道也是不錯的,這樣自己也能夠更加安心的學習技術,而不用為養活自己過多的操心。
周五這天對於車行來說過得很是煎熬,哪怕在下班時龔繼剛出人意料的接過車行手中的拖把讓他早些去陪陪父母,車行依舊覺得換衣服的時間也很漫長。下午的時候連曼珍已經電話告知車行購買門麵一事已經基本敲定,意向金已經支付,就等周一的時候去房產和稅務那邊辦理相關手續了。聽到這個消息車行還是忍不住有些激動,那感覺就有些像小時候得了一件特別好的玩具以後,想在小夥伴中炫耀一番。隻是這公司當中,還真沒有能夠用來說一說的人,除了徒增流言和煩惱外,並沒有其他好處。
晚飯的時候,車行強忍住興奮,提出第二天想去看看那個門麵的要求,此時的連曼珍反倒是一副任務完成的輕鬆神態,不理會車行的要求,而是讓車行第二天帶他們去楊柳湖遊玩。
這是車行第二次來到楊柳湖,上一次還是和丁怡婷、薛坤一起過來看元宵節的花燈,留在記憶中的除了皎潔的月光和隨風擺動的柳條,還有就是丁怡婷那張在逆光下線條精致的臉龐了。想起自己借著酒勁像丁怡婷唱起那首月半小夜曲的情形,車行不禁搖頭感歎自己有些傻,幸好從後來的接觸來看,丁怡婷對自己那晚的舉動並不反感。
白天的楊柳湖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站在湖邊憑欄遠眺,水麵寬闊得一眼看不到對岸,從某個狹小的視角看過去,和大海別無二致。柳樹在春風的吹拂下已經發出新芽,嫩綠的芽頭像窺探春天的哨兵正在隨風招揚。陽光從雲縫中灑下層層的暖意,人們紛紛解開裹了一冬的大衣,早將老祖宗春捂秋凍的祖訓拋在一邊。連占瑜拿著手機在一旁談工作上的事;車德勝和連曼珍兩人在湖邊慢慢的走著,心裏有高興事看什麼都覺得舒服,一路上聊性正濃;車行跟在父母身後,像是個尚未懂事的孩子,百無聊賴的左顧右盼,尋覓著能引發自己興趣的地方。
環湖走了一會,前方出現一個高高的牌樓,車行一行人隻能看到牌樓的側麵。造型精美的牌樓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一行人加快腳步往牌樓走去,待走到正麵時,隻見牌樓上高懸的匾上蒼勁有力的寫著兩個大字:詩林!走進牌樓後,裏麵一大片或高或低、或大或小擺放在樹木和灌木中間的大石頭,上麵刻著曆朝曆代的詩詞歌賦。車行原本對這類“偽文華”工程就沒有好感,隻想匆匆看上幾眼便離開,無奈父母對這個十分有興趣,尤其是父親車德勝,像是發現了珍品寶藏一般,不僅仔細辨認用各種書寫的詩句,遇到認為寫的好的,還要高聲讀出來。車行隻好跟在後麵一塊一塊石頭的看過去。
仙源何必問漁翁,到此風光便不同。
江柳色經新雨綠,山桃花似晚霞紅。
雲封古寺門深掩,水繞春畦路暗通。
最愛茅亭臨眺處,亂帆如葉渡長空。
車德勝讀完這首德山即景滿足的一擊掌,輕輕叫了聲好。車行循聲望去,父親正站在一棵桂花樹下仔細的品讀那首詩,此時的神態和平時在家裏言語不多的父親仿佛不是同一個人。車行感歎著文學魔力的同時,對這個詩林也增添了幾分好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