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抱紅梅筆墨丹青(1 / 2)

那丫頭引著碧霞奴往繡樓上走,一麵指指點點的笑道:“娘子瞧瞧,前頭這兒種的各色時令新鮮的香花兒,我們姐兒最不愛脂粉香氣,隻要每日撿了真花兒來戴著,熏得身上鬢邊留著殘香才是好玩兒呢。”

碧霞奴走馬觀花,見那繡樓前頭果然有個小花圃,這會子還沒出冬景天兒,倒養的好紅梅,遠遠看去如火烈烈,心說這小姐也是個會樂的,家大人定然愛如掌上明珠一般,才肯這樣疼她。

上得閣樓,那丫頭又笑道:“對麵就是臨街的房子,姐兒身上不好,家裏規矩也大,不常出門,閑了時隔著窗欞兒瞧瞧底下五行八作的營生,也是打發一天的光景。”

兩個說著,已經上了二樓,丫頭柔聲說道:“跟姑娘回,昨兒太太說下的那位教針黹的大娘子來了。”

聽了裏頭鶯聲燕語的說道:“怎麼還不請進來?”丫頭撲哧兒一樂,打起簾子。碧霞奴道了謝,躬身進來,雖說自己原先也是個小姐身份,如今既然是來教針黹的,說不得也隻好端端正正道個萬福道:“奴家張喬氏,見過小姐。”

那周大姑娘聽見,趕忙命丫頭攙起來,一麵讓座,喬姐兒知道大家子規矩,便不上炕,下首一張椅子上坐了,拿出包袱皮兒在手上整理,垂著頭等她問話兒。

周小姐昨兒聽見母親說要請一位繡房裏做活的女工來教針黹,心上好生不耐煩的,隻是如今好日子快到了,自家針黹也確實拿不出手去,便不像往日恁般撒嬌撒癡隻要躲懶,答應了母親學一兩日試試。

如今見這大娘子生得好相貌,又不是那等輕佻閨閣,看去竟是個知書識禮的小姐一般,心中便有了敬愛之意,難得倒是主動搭茬兒,問她一些閑話,碧霞奴一一回明白了。

小姐見她竟是秀才家的姑娘,又是鎮上更頭兒的渾家,夫妻兩個都念過幾本書的,越發歡喜了,見碧霞奴打開了包袱皮,將自家針黹一件件拿給她瞧,小到手絹兒香囊扇套子,大到椅搭子桌圍子都有,又聽見連嫁衣嫁裙也做得,更加敬佩。

往日裏不學一刻鍾便要端茶遞水兒、捏肩捶腿兒的,今兒竟足足談了有大半個時辰,又學著繡了花兒葉兒,碧霞奴原是蕙質蘭心教導有方,小姐也是個有慧根的,一學就會,做了一個時辰還不覺得,倒是丫頭燉茶進來提醒道:

“姐兒今兒做的長了,前頭太太說歇歇兒吧,省得晚間脖子怪酸的,也教喬娘子早些家去,人家比不得姐兒,已經出了閣,還要料理家務當家立紀的。”

那周小姐方覺出時辰長了,哎喲了一聲道:“了不得,竟做了一個時辰了麼?怪不得脖子酸酸的。”一麵又讓喬姐兒喝茶吃果子,又拉了她的手細細的問了一回花樣子,眼見晌午了,便張羅著留飯。

叫丫頭往前麵太太那裏說,傳一桌客飯來擺在繡樓裏,自己要與喬姐兒一處吃。碧霞奴連忙推辭道:“大姑娘愛惜賜飯,原不該推辭的,隻是家去還要預備夫主的吃食,街坊也在我家裏搭夥,實在是吃了再去顯得不恭了,不如來日奴家預備幾個小菜,姑娘不嫌棄時,吃兩杯甜酒兒也是好的。”

說的周大姑娘越發來了興致,又怕誤了她的事,答應著打發她出去,命丫頭好生送出去。到前頭辭了太太,周夫人見喬姐兒教的上心,又難得與女兒投緣對勁,心中也歡喜,除卻束脩銀子之外,額外賞了二兩,約定了教到姑娘出閣的那個月,算下來一共三十兩銀子。

碧霞奴是個實心的婦人,雖然家裏急著用錢,還是覺著多些,便要推辭,那周夫人笑道:“阿彌陀佛,來了萬人都不中用,籠絡不住我們丫頭的心,隻有你這大娘子倒與她說得來,又是秀才家的女孩兒,我們府上不好怠慢的,莫嫌少,每日裏隻管來逛逛,便是不要日日教導她,與她說話兒解悶兒也是好的,你又念過書,隻怕說的道理我們女孩兒還肯聽些。”

喬姐兒隻得接了銀子,與夫人道了萬福,隨丫頭出去,那丫頭笑道:“好姐姐,我與你牽的線兒不錯吧?就是那些在大戶人家兒坐館的先生,尋常的一年也不過三五十兩銀子,你一個女先生也得這麼多,不知道怎麼謝我呢?”

碧霞奴原本打算與她吃些回扣,聽見這話趕忙要掏銀子,早給丫頭攔住了道:“誰稀罕那個?我就愛姐姐的手藝,明兒閑了時與我繡幾方香羅帕,打幾根絡子,就什麼都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