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顧老師好。”
“你們好。”
“顧老師好。”
下課了,從教室到辦公室的路上,同學們很熱情地向顧溪問好,顧溪也麵帶笑容地和這些純真可愛的孩子們問好。四年前,顧溪被聘為縣上小學的英語老師,教三年級到五年級的英語,每週一到五的上午上三節課。
原本小學是沒有英語課的,學校也沒有英語老師。可隨著大城市英語的普及,市裏麵要求全市的縣級以上小學從三年級開始都要開設英語課程。普源縣不大,人口也不算太多,這幾年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家的生活好了不少,可要找一個好的英語老師卻也不容易。有能力、學習好的,考出去就都留在外頭了。小學的老師大部份都是師範中專畢業,那一口帶著鄉音的英語怎麼能去教孩子?校長也不是沒有想過去外頭請英語老師,但人家一聽他們能給的條件就不願意來了。也因此,學生的英語老師成了校長的一塊心病。
顧溪能來學校當老師也是一個巧合。這還要從他的幹侄女徐蔓蔓說起。十二年前他來到這裏,那時候浦原縣城還在老城區,也就是徐奶奶家住的那一片。舉目無親之下他敲開了徐奶奶家的門,本來是想討點熱水給兩個餓得直哭的孩子沖奶粉,徐奶奶一聽他是外地來的,有沒有地方住,好心之下就讓他住了進來。徐奶奶的兩個兒子已經成親了,都分了家住在外頭,13歲的徐蔓蔓因為父母的工作忙,就由徐奶奶帶著。
徐蔓蔓很喜歡朝陽、朝樂兩兄弟,一有空就幫著顧溪照看兩個孩子。顧溪也很喜歡徐蔓蔓,在得知徐蔓蔓很想上大學,而浦源縣一年最多也就三四個人能考上大學後,顧溪就時常抽出時間給徐蔓蔓補課。他的大學夢是徹底的碎了,但徐蔓蔓有無限的希望。顧溪從小到大都是優等生,雖然他大學唯讀了一年,但他的學識對這個小地方的人來說卻是不得了的幫助。在顧溪的教導下,徐蔓蔓的成績突飛猛進,初中畢業她直接考取了市裏的重點高中,然後以全校第一的成績考上了營海大學。
這下子不得了了,浦源縣出了個女狀元。營海大學可是國內最好的大學之一啊,那是多少人渴望而不可及的地方。拿到錄取通知書的當天,徐蔓蔓激動地直接給她的小叔跪下磕了三個頭,感謝小叔多年來對她的教導。而顧溪也因此名聲大噪,這位從外地來的神秘年輕人竟然是“孔夫子”!徐蔓蔓考上大學後,好多人排著隊希望顧溪給他家孩子補課。顧溪很願意幫助他們,但考慮到實際的問題,他都推掉了。補課的費用太低,他要養兩個兒子,要給他們存將來上大學的錢,他不能不擺攤。
後來,縣小學的校長找到徐蔓蔓的父親,希望顧溪能來學校教書,以引進人才的方式給顧溪正式的教師資格。但是顧溪沒有畢業證、沒有戶籍,他又很避諱戶籍的事,這樣他的身份就無法從正規的管道來獲得教師的資格進而獲得正式教師的待遇。但校長真的很希望顧溪能來教書,尤其顧溪的英語很好,因為徐蔓蔓高考的英語成績很高,而且徐蔓蔓也說了,是她小叔教的好。
最終,兩方商量了一下,顧溪以應聘老師的資格去學校教書,學校每個月給他300塊錢的工資。因為顧溪的工資不是教育部門直接撥款,是學校個人承擔,校長也拿不出太多的錢。這次顧溪沒有推,他同意了,這是積德的事,他很願意。為了方便顧溪能兼顧自己的生活,畢竟300塊錢確實不多,校長就把顧溪的課程都安排在上午,這樣顧溪中午和晚上就有時間擺攤了。一晃四年過去,顧溪的工資已經漲到每個月500塊錢了,加上他擺攤的錢,他的收入在縣裏都算是不錯的了。
在學校顧溪主要教英語,有時候會幫著其他老師代代數學和語文。他懂得多,講課也很有意思,常常給學生們講一些他們從來沒有聽過的名著故事,再加上他長得好看,性格又好,兩個兒子又是學校的風雲人物,學校上至校長老師下至學生都很喜歡他。
走進辦公室,和辦公室裏的老師一一打了招呼,顧溪給自己倒了一大茶缸熱水。連講了三節課,太渴了。在座位上坐下,顧溪把講義收好,灌了幾口水,就又站了起來。
“顧老師,要走啦?”
“嗯。”
同辦公室的一位女老師走過來把一個飯盒放在顧溪的麵前,說:“我昨晚做的紅燒肉,你帶回去給陽陽和樂樂吃。”
“李姐,您又給他們做好吃的。總是麻煩你,太過意不去了。”
顧溪打開飯盒,肉香撲鼻。四十多歲的李老師佯怒道:“我這是做給陽陽、樂樂吃的,怎麼是麻煩?他們正是長身體的時候,可不能天天吃餃子和麵條。”
顧溪笑了,收起飯盒:“那我就不客氣了,謝謝李姐。”
“這才對。”
大家都知道顧溪一個人帶著兩個兒子很不容易,這十幾年大家也都知道他是怎麼過來的。所以平日裏大家都會做些好吃的給他們父子三人。不過是些家常菜,也花不了幾個錢。更何況顧溪常常免費指導他們孩子的功課呢。
該走了,顧溪跟大家道了再見,提著裝著飯盒的塑膠袋快步走了。四樓六年級的樓道裏,有兩個孩子習慣性地在這個時間看向學校的大門口,就見他們的爸爸騎著自行車匆匆離開了學校。上課鈴聲響了,兩個孩子分別回到自己的教室,在位置上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