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弟子(三)(1 / 3)

總而言之, 結果是喜人的——

三坊十二巷鬧了數月的兇匪,在他們住下的第一夜就徹底解決了。

坊巷間的百姓起初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 畢竟那宅院有結界。 他們一沒聽到哭、二沒聽到叫。 隻感覺那兇匪一反常態, 有些日子沒下山了。

直到被劫的財物又莫名其妙回到了自家宅院裏,那些百姓才後知後覺地反應過來:兇匪十有八·九被除了。

沒多久,這裏就流傳起了一種說法。

說兇匪被除之前, 有人曾被一個穿得像小仙童的娃娃叩過門, 問道:“這裏的人為何家門緊閉。”

那人答道:“因為有兇匪作祟。”

這麼一想,那不就串上了麼!

一定是那小仙童或是小仙童的主人除的兇匪, 保了平安。

西南一帶的人本就喜歡研習奇術, 那陣子因為這兇匪之事,便風靡起了一種物甚——

那是在遺留的傀儡之術上有所變通,同民間之法交雜的結果。 就是用木頭雕一個小人、或是用紙皮碎布畫一個小人,以絲繩相繞。 既能操控, 也能掛在門口當門神。

希望它也能像那個小仙童一樣,冥冥有靈, 護著主人,保家宅平安。

那一帶的人給這種東西取了個名字,叫做「木童子」。

多年後, 同樣有貴公子模樣的人行經西南一帶, 看見了「木童子」的做法,一眼便能瞧透。 後來經他幾番精改, 便有了一種奇門異法叫做「沉沒」。

但那也是後話了。

在眼下的西南三坊十二巷裏,「木童子」還是個頗有些新鮮、熱鬧的玩意。

重新熱鬧起來的長街上, 常能看見一些支著方旗的術士, 盤坐在那裏幫人雕這種東西。

靈王大人就喜歡這種有趣的東西。

即便他自己眨眼就能捏一排活靈活現的真·童子, 也不妨礙他在街上看見人家術士雕這個, 就能津津有味地看好一會兒。

一般來說,他隻看,不亂來。

但那天,他和蕭復暄在摘星坊外碰見了一個術士,那雕工……那可真是鬼斧神工。

靈王大人醉心看了一會兒,當即就走不動路了,拽了拽蕭復暄的袖子,道:“你等等。”

蕭復暄直覺沒好事,不太想等等。

但天宿大人的腿比人好騙,一被某人拉袖子,也邁不了步,隻能等等。

就見烏行雪半蹲下,衝那術士道:“先生還有空閑麼,我們也想要一個。”

術士木刀一揮,道:“有的是空閑!”

這裏的人雕木童子頗有些講究,一般會以自家孩童或某個先祖的模樣為基,描述給術士。 所以術士們常常是一邊雕,一邊聽,一邊和對方確認。

這術士同樣不例外,問道:“要雕哪樣的?不用格外具細,大致說說便行。”

烏行雪「唔」了一聲,眸光瞄到了蕭復暄身上。

蕭復暄:“…”

可以說毫不意外。

果不其然。

他停步就能料見結局。

他動了動唇,說:“烏行雪。”

烏行雪沖他“嗯嗯”兩聲,衝術士道:“先雕腦袋是麼?”

術士:“對,你還挺懂。”

烏行雪道:“那就束發,戴冠。”

蕭復暄閉上了眼。

就聽那術士一聲“好嘞”,悉悉索索磨了起來。

過了片刻,天宿上仙抱著劍瞥眼一看——

那術士雕了個丸子頭。

行。

就這樣,那術士還有臉把雕好的頭給烏行雪看,問道:“這樣?”

烏行雪明顯帶了笑音,說:“先生繼續。”